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述而30〉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30〉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這章是孔子鼓勵弟子行仁,別找藉口。

孔子說:「仁是離我們生活很遠的事情嗎?我想要行仁,自然就會展現出仁的行為。」

這裡強調的是人能主動行「仁」。孔子在顏淵問仁的時候也說過:「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1〉),以及「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衛靈公29〉)都是強調「由自己做起」的這種主動性。

這種「仁」是「尊重別人」「替別人想」,希望自己和同大家都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仁」在日常生活得具體實踐。如果能這樣周全的考量,就能做到「欲而不貪」,因為「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堯曰2〉)。孔子在這裡所展現的,不僅「富與貴是人之所欲」(〈里仁5〉),而且「仁」也是「人之所欲」。只是後面這個道理乍聽起來違背常識,但仔細想想,難道有錯嗎?「你好,我也好」的「共存共利共榮」總比「你好,我不好」的「貧富差距」要來得讓社會更穩定吧!

弟子往往不相信自己有這種實踐的力量,而畫地自限。弟子冉求就說過:「老師您教的都很好,就是我能力不夠,做不到。」孔子就點化他說:「你說能力不夠是畫地自限的藉口。」(〈雍也12〉)孔子沒進一步說,這是「意願」的問題,不是「能力」的問題。有「意願」,「能力」就可以加強。這也就是「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或者說「志相遠也」。這才是「成敗」的差別之所在。

《後漢書》〈列女傳15〉竟然在提到婦女的「四德」時,引用到孔子這句話,不過沒提到「孔子」,只含混其詞說是「古人」。作者認為「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這四項其實沒這麼難,「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現代價值觀當然會覺得這是歧視婦女。如果去掉「婦」而改換成「人」,那麼在「德、言、容、功」四方面都努力去做,這樣的「人德」應該也是「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衛靈公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堯曰2〉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里仁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雍也12〉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後漢書》〈列女傳15〉婦行第四: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夫云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婦言,不必辯口利辭也;婦容,不必顏色美麗也;婦功,不必工巧過人也。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德。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言。盥浣塵穢,服飾鮮絜,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容。專心紡績,不好戲笑,絜齊酒食,以奉賓客,是謂婦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然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遠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