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1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這章是孔子強調「位」和「政」的「最適配置」。
孔子說:「如果不是在那個職位上,就不應該管到那個職位上的事務。」
同樣的話出現在〈憲問26〉,只是又加了一段曾子補充的「君子思不出其位」。這和《易經》〈艮卦1〉的象辭是一樣的。「艮」有「止」的意思,「思不出其位」就是強調「不要越權」,要「知止」。這也是孔子所說的「禮」,現在大概就算是「最好自己份內工作」的「職業倫理」或「工作倫理」。
古注都沒有難字的解釋,說明的理由也基本上都一樣。孔安國認為這樣的主張,「欲各專一於其職也。」朱子則引用程子的話說:「不在其位則不任其事也。若君大夫問而告者,則有矣!」這裡強調的是「不主動」給君上提意見,除非君上主動諮詢,才會「被動」告知。
《禮記》〈中庸14〉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的說法。和「思不出其位」的關聯性比較強,但從上下行文來看,並沒有此章「謀政」的說法。所以,〈中庸〉的說法比較是從「修己」或「內聖」的立場來看,本章則從「君臣上下」的立場出發,層次上有不同。
《論語》裡面說過「為人謀」(〈學而4〉)、「謀道」和「謀食」(〈衛靈公32〉),本章則講「謀政」。這裡的應該還有個最基本的前提:「道不同,不相為謀」(〈衛靈公40〉)如果配合上一章來看,會更清楚上下文脈絡﹝語境﹞關係:君子間訂定守護自己的政治理想﹝守死善道﹞,也會為了有同樣政治理想的君上提供謀策;如果政治理想不同,當然就果斷離去,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從這章在往回頭看,「不患無位,患所以立」(〈里仁14〉),這裡的「所以立」恐怕也是君上是否有和自己相同的「善道」,才決定要不要「求位」,也就是「君子謀道不謀食」。這樣,才不會落入「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的「雙恥困境」。
總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已經是決定「上下道同」的第一步棋之後,才要決定去「謀位」(第二步棋)並在「謀得位」之後的「為人忠謀」的最後一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憲問26〉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易經》〈艮卦1〉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禮記》〈中庸14〉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里仁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述而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衛靈公27〉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衛靈公32〉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衛靈公40〉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里仁14〉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