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這章最後提到的「仁」字,有的版本作「人」。
〈學而8〉孔子已經講過「過則勿憚改」,這章不講「改過遷善」,講的是「觀過知仁(或人)」。
「黨」,孔安國和朱子都說是「類也」,皇侃和邢昺都說是「黨類也」,意思一樣。這裡說到「人犯過錯,都和他的常往來的團體有關」。所以只要看他犯怎樣的錯,就知道他的人際關係。
〈述而31〉記載陳司敗請教過孔子「昭公是否知禮」的問題。可是陳司敗沒明說昭公犯了「不娶同姓女子」的禮法,並不是他真的不知道「昭公是否知禮」。所以他的問題是明知故問。孔子也許是為了「尊者諱」,也許真不知道陳司敗早有答案等著他,所以回答了「知禮」。陳司敗當場也沒戳穿孔子的回答,就離開了。後來碰到巫馬期才說明了原委,懷疑老說「君子群而不黨」的孔子,其實也是有黨派立場的,所以才為自己的君上圓謊。孔子後來聽到這樣的指正,就反省說:「我真是幸運啊!如果我犯了錯,人家一定會用各種方式讓我知道。」在這裡,孔子的「過」就在於和魯昭公「同黨」,所以替魯昭公隱諱,這樣的過錯,可以看出孔子是嚴守君臣關係分際的人。
《孟子》〈公孫丑上8〉說,子路一聽到有人告訴他的過錯,就會很高興他有這樣的朋友。從這個例子來看,「觀過知人」,不僅可以看出犯錯者的個性,也可以同時看出他的人際關係網絡對他的影響,這也是「仁」。
另一個例子也和子路有關。子路因為兄弟少,所以姊姊過世以後喪期已過,子路還很傷心。孔子就曉以禮義,子路就聽從了(《禮記》〈檀弓上26〉和《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28〉)。子路在姊喪之後過期而尚未除喪,也算是「過」,看是他的「過」是因為他對姊姊的深情難捨,這也是子路的「仁」。
如果被騙也算是個「過」﹝其實騙子才是該受譴責的﹞,那麼從被騙者的原始動機也可以看出他的個性和對人的看法。有人樂於助人﹝這就是他的「仁」﹞,所以就會因為熱心助人而受騙;有人樂於占人便宜﹝這是他的「不仁」﹞,所以就會因為想貪小便宜而受騙。這是「觀被騙、斯知人矣!」
附錄
〈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公冶長27〉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述而31〉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述而25〉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衛靈公30〉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張8〉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子張2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孟子》〈公孫丑上8〉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公孫丑下18〉「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
《禮記》〈表記14〉子曰:「仁有三,與仁同功而異情。與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與仁同過,然後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強仁。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義也。厚於仁者薄於義,親而不尊;厚於義者薄於仁,尊而不親。道有至,義有考。至道以王,義道以霸,考道以為無失。」
《禮記》〈表記19〉子曰:「仁之難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過易辭也。」
《禮記》〈檀弓上26〉子路有姊之喪,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先王制禮,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聞之,遂除之。
《孔子家語》〈曲禮子貢問28〉子路有姊之喪,可以除之矣,而弗除。孔子曰:「何不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行道之人皆弗忍。先王制禮,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者企而望之。」子路聞之,遂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