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里仁22〉恥躬之不逮


〈里仁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這裡是《論語》講「言行」對比的章節之一。孔子強調「知行合一」,這章就是另外一個例證。這和後面的一章也可呼應:〈里仁24〉子曰:「君子欲訥於,而敏於。」

這裡說「古者」,雖沒有明說「今者」如合,但是蘊含著「今者不如」的隱義。
「躬」是「身」。「逮」,是「及」,《爾雅》這麼說,古注也這麼說。


包咸早就說過:「古人之言不妄出口者,為身行之將不及也。」皇侃舉「子路無宿諾」(子路答應別人的事情不會第二天才去做)(〈顏淵12)當成這句話的例證。其實另外一段也可以當證明:〈公冶長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這也是毓老師說過「子路是知行合一的第一人」,而不是後人常說的明代的「王陽明」。也許子路是聽了孔子的話才努力踐行的。

這樣說來,孔子身邊就有這樣的「今之古人」。


附錄

《論語》及其他古籍裡提到「言行」對比的章節很多,都強調「謹言慎行」:

〈為政13〉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為政18〉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其餘,則寡悔。寡尤,寡悔,祿在其中矣。」
〈里仁24〉子曰:「君子欲訥於,而敏於。」
〈公冶長10〉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而信其;今吾於人也,聽其而觀其。於予與改是。」
〈子路3〉「…君子名之必可也,之必可也。君子於其,無所苟而已矣。」
〈子路20〉…「必信,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憲問3〉子曰:「邦有道,危;邦無道,危行言孫。」
〈憲問27〉子曰:「君子恥其而過其。」
〈衛靈公6〉子張問。子曰:「忠信,篤敬,雖蠻貊之邦矣;不忠信,不篤敬,雖州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子張書諸紳。
〈衛靈公24〉子貢問曰:「有一而可以終身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公冶長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顏淵12〉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

《易經》〈繫辭上8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