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這是《論語》第三次將「君子」和「小人」對舉(前兩次分別在〈為政14〉和〈里仁11〉),也是〈里仁篇〉第三次提到「利」(請回顧〈里仁2〉和〈里仁12〉)。
我覺得這篇是讓孔門後學恥談「利」的重要章節。
這裡的「君子」和「小人」應該是指「社會地位」而言:君子就是居上位的人,小人就是居下位的人。「義」,皇侃和邢昺都說是「仁義」,朱子說是「天理之所宜」;「利」,皇侃和邢昺都說是「財利」,朱子說是「人情之所欲」。關鍵字是「喻」,古注都解成「曉」,就是「明白」、「曉得」。白話說起來,好像就變成「君子人曉得義,小人曉得利」。
其實這裡是對比強調,所以只能特別指出被比較對象各自的特點,並不表示對方就沒有這樣的特點。譬如說,比較中國人和美國人時,我會特別指出中國人比較有人情味,美國人不講究,可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或自己碰到例外的情況。這種比較和個別狀況是不可一概而論的。
所以我覺得這段話比較好的解釋,要放在進退存亡的關鍵時刻來說:君子選擇對公眾有利的「義」﹝「擇處仁」﹞,小人會選擇對自己有益的「利」﹝「擇不處仁」﹞。「義」是比較高的道德標準,是學習而來的文化素養,也就是說是「修道」的結果;「利」則是「人之所欲」,是人性的基本趨向,如果沒有「義」的節制,那就是個「你爭我奪」,「你死我活」,最後搞到「同歸於盡」的人間地獄。這時候的君子和小人,又不是「位」的差別,而是變成有「德」與否的稱呼。
附錄
〈里仁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里仁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子罕1〉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子路17〉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憲問12〉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孟子》〈梁惠王上1〉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告子下24〉宋牼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將何之?」曰:「吾聞秦楚構兵,我將見楚王說而罷之。楚王不悅,我將見秦王說而罷之,二王我將有所遇焉。」曰:「軻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說之將何如?」曰:「我將言其不利也。」曰:「先生之志則大矣,先生之號則不可。先生以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利,以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利也。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終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義說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悅於仁義,而罷三軍之師,是三軍之士樂罷而悅於仁義也。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禮記》〈禮運18〉故聖人乃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然後能為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故聖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
《禮記》〈表記10〉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義者,天下之制也;報者,天下之利也。」
《禮記》〈儒行7〉儒有委之以貨財,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其義;劫之以眾,沮之以兵,見死不更其守;鷙蟲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來者不豫;過言不再,流言不極;不斷其威,不習其謀。其特立有如此者。
《禮記》〈大學16〉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并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荀子》〈修身3〉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是是非非謂之智,非是是非謂之愚。傷良曰讒,害良曰賊。是謂是,非謂非曰直。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趣舍無定謂之無常。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少見曰陋。難進曰偍,易忘曰漏。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秏。
《荀子》〈不苟2〉君子易知而難狎,易懼而難脅,畏患而不避義死,欲利而不為所非,交親而不比,言辯而不辭,蕩蕩乎其有以殊於世也。
《荀子》〈榮辱5〉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彊,牟牟然惟利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牟牟然惟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
《荀子》〈榮辱7〉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是榮辱之大分也。材愨者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樂易,危害者常憂險;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體也。
《荀子》〈王霸18〉湯武者,脩其道,行其義,興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歸之。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禮義以道之,致忠信以愛之,賞賢使能以次之,爵服賞慶以申重之,時其事,輕其任,以調齊之,潢然兼覆之,養長之,如保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