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述而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述而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這章接續上章,也是孔子自述教和學的基本態度和精神。

孔子說:「我靜靜地觀察而不用口說來考察事物,學道也從不覺得厭倦,傳道也不會疲倦,這些事情﹝我都樂在其中﹞完全難不倒我。」


「默而識之」,皇侃解作「見事心識而口不言」,後來注釋家大概也都遵循這樣的解釋。「識」可讀成「是」,也可讀成「志」,都是「記」的意思。這和「多見而識之」(〈述而28〉)及「多學而識之」(〈衛靈公3〉)應該有互通之處,都強調「非語文的」學習。顏回的「不違如愚」(〈為政9〉)大概也是這種學習。這也和《禮記》〈大學2〉所說的「格物致知」(一般解釋是「研究事物,獲得知識」,我認為可以解成「認識萬事萬物一體」,也就是《禮記》〈中庸23〉所說的:「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應該是相互輝映的道理。這就是我們有時會覺得很難用恰當的言語來表達,而「我就是知道」的那種說不出來的密契體悟。

「學而不厭」,皇侃說是「學先王之道而不厭止也。」也就是「樂此不疲」的這種「樂道」的最高境界(〈雍也20〉)。孔子對於自己的「好學」十分自豪。他說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28〉) 他也希望弟子在跟別人談到自己時,能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19〉)有時「學而不厭」也說成「為之不厭」(〈述而34〉)。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學」和「行」是一體的兩面。

「誨人不倦」,皇侃說「誨、教也。又教一切人而不疲倦也。」這也就是孔子自述的「有教無類」(〈衛靈公39〉)。

「學而不厭」和「誨人不倦」兩項是孔子很自豪的特點,他認為自己也只有這樣的本事,哪能算得上別人所說的「聖」與「仁」。(〈述而34〉)可是這正是孔子獨特之處。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古注都把「何有與我哉?」解釋成「這是我獨有的特性,別人都沒有這種德行」這種孤傲的話,而不採行簡單的而且有點謙遜的「這點對我一點都不困難」﹝參見〈子罕16〉﹞,言下之意是「我只有這點小把戲而已」。

孟子引用了《論語》中沒有出現過,子貢誇獎孔子的話:「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這樣當面給孔子戴高帽,拍馬屁的話,不給這位謙遜的老師難堪嗎?〈述而34〉沒提到子貢的話,只提到公西華說的「這就是弟子學不到的地方。」孔子應該沒聽到,否則又要拿教誨冉有畫地自限的話來教誨公西華。

被列入「道家」的文子,也闡明「學而不厭,所以治身也,教而不倦,所以治民也,賢師良友,舍而為非者寡矣。」(《文子》〈尚仁15〉)

被列入「雜家」的《呂氏春秋》一書也提到:「學」為了「成身」,「教」則為了「利人」。(《呂氏春秋》〈孟夏紀〉〈尊師5〉)

雖說儒、道、雜不同派,但文子的「治身」和「治民」、《呂氏春秋》的「成身」和「利人」,都能不約而同且精準掌握孔子此處的「學不厭」和「教不倦」的精神。這正是古之君子共同相信的「修己安人」之道。

這樣看來,「何有於我哉?」似乎可以解釋成和古注完全相反的「這豈是我一個人的專利呢?」

毓老師很愛講的一段話:「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1〉)

大家一起努力都做得到。「何有於我哉!」

---------------------------------------------------------------
附錄

〈述而28〉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衛靈公3〉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禮記》〈大學2〉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禮記》〈中庸23〉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為政9〉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雍也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述而1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衛靈公39〉子曰:「有教無類。」
〈述而3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孟子》〈公孫丑上2〉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夫聖,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文子》〈尚仁15〉學而不厭,所以治身也,教而不倦,所以治民也,賢師良友,舍而為非者寡矣。
《呂氏春秋》〈孟夏紀〉〈尊師5〉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聽從不盡力,命之曰背;說義不稱師,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賢主弗內之於朝,君子不與交友。故教也者,義之大者也;學也者,知之盛者也。義之大者,莫大於利人,利人莫大於教。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學。身成則為人子弗使而孝矣,為人臣弗令而忠矣,為人君弗彊而平矣,有大勢可以為天下正矣。故子貢問孔子曰:「後世將何以稱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稱哉?勿已者,則好學而不厭,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學,祭先聖,則齒嘗為師者弗臣,所以見敬學與尊師也。
〈子罕16〉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孟子》〈滕文公上1〉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