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述而13〉子之所慎

〈述而13〉子之所慎:齊,戰,疾。

這章是弟子描述孔子日常生活的行為。孔子並沒有針對這三件事情說教,所以算是屬於孔子的身教,其實應該收在〈鄉黨〉篇。

孔子平常所敬謹從事的有三樣事情:齋祭、打仗和疾病。

「慎」,《說文》說是「謹也」,就是思慮周到,小心翼翼。


「齊」有的就讀作「其」,皇侃說是「先祭之名也」,因為在祭祀之前,要「先散齊七日,致齊三日也」。齊就是「人心有欲散漫不齊,故將接神,先自寧靜、變食、遷坐以自齊潔也。時人慢神,故於齊不慎,而孔子慎之也。」有的讀作「齋」,就是「齋」祭。

「戰」、皇侃解釋是「兩刃相交,性命俄頃。身體髮膚,彌宜全重。時多暴虎,不避毀傷,惟孔子慎之」,指的不只是打仗,還包括和猛獸的生存鬥爭。

「疾」、皇侃解釋是「宜將養制節飲食。以時人不慎,而孔子慎之也。」看起來也是現在人重視的「食品安全」問題。

皇侃以後的注解大致都不出這種解釋的框架。朱子特別強調「戰則眾之死生、國之存亡繫焉;疾又無深知所以死生存亡者,皆不可以不謹也。」

〈鄉黨〉篇對於孔子的「齊」行有比較多描述:在「齊祭」,要穿特別的衣服,用布做的「明衣」,而且吃飯要「變食」(和平常的不同),還要「居必遷坐」(更換經常坐的地方)。另外《禮記》中也有不少關於「齊」的規定,特別強調「齊明盛服」(《禮記》〈中庸16〉和《禮記》〈中庸21〉)和「齊莊中正」(《禮記》〈中庸32〉),主要是在心態和服裝上的自尊自重。現在許多人都把「齋」想成「吃素」,這應該不是孔子的原意。

《論語》中直接講到「戰」章節只有〈子路30〉的「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不過,孔子也積極的認為應該教老百姓備戰,不過時間要相當長:「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路29〉)衛靈公曾經請教過孔子有關打仗的事,孔子回答說:「我沒學過。」(〈衛靈公1〉)這也是他對於打仗的事很謹慎的表現。

至於「疾」,孔子提醒過孟武伯問孝時說:「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6〉)這是個人身體上的病痛。孔子也注意探病的禮節(〈雍也10〉和〈鄉黨13〉),甚至在他不想見的人來訪時,他竟然稱病不出,然後又在客人要走之際,彈琴讓對方知道他其實沒病(〈陽貨20〉)。這也是他謹慎運用「疾」的事例。不過,更重要的,孔子更重是人格上的「疾」:他認為古代人有三種人格缺陷,當代人的人格缺陷則不同:古代人的狂是放肆,當代人的狂是放蕩;古代人的有所不為是注重自己的廉潔,當代人是強調自己對社會的憤怒;古代人的愚是直白,當代人的愚是﹝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而﹞要詐騙別人。」(〈陽貨16〉)

孔子還有一種謹慎對待的「疾」:「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衛靈公20〉)孔子死後被稱為「聖人」,這是孔子生前一直汲汲避免的「高帽子」。這也是孔子小心謹慎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鄉黨7〉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鄉黨8〉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禮記》〈曲禮上4〉若夫,坐如尸,立如齊。
《禮記》〈曲禮上63〉齊者不樂不吊。
《禮記》〈祭統6〉及時將祭,君子乃齊。齊之為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是以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則不齊。不齊則於物無防也,嗜欲無止也。及其將齊也,防其邪物,訖其嗜欲,耳不聽樂。故記曰:「齊者不樂」,言不敢散其志也。心不茍慮,必依於道;手足不茍動,必依於禮。是故君子之齊也,專致其精明之德也。
《禮記》〈中庸16〉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
《禮記》〈中庸21〉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廩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禮記》〈中庸32〉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衛靈公1〉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子路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路30〉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為政6〉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雍也10〉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泰伯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泰伯3〉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鄉黨13〉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陽貨16〉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陽貨20〉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衛靈公20〉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