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這章和〈憲問28〉比起來,比較不完整。那章是孔子說這三項是君子之道,可是他沒能做到。三者出現的順序也和本章不同,但文字內容都一樣。
孔子說:「智者的情緒處理﹝合乎禮﹞,所以不會困惑;仁者的行事﹝合乎禮﹞,所以不會憂心;勇者的行事﹝合乎禮﹞,所以不會畏懼。」
包咸解釋了「不惑、不惑亂也;不憂,不憂患也。」沒解釋「不懼」。皇侃的解釋更明確:「智以照了為用,故於事無疑惑也…仁人常救濟為務,不嘗侵物,故不憂物之間侵患也…勇以多力為用,故無怯懼於前敵也。」邢昺的說法簡要些:「知者明于事,故不惑亂;仁者知命,故無憂患;勇者果敢,故不恐懼。」朱子的解釋就加入宋明理學的「理」和「氣」和前輩迥然不同:「明足以燭理故不惑,理足以勝私故不憂,氣足以配道義故不懼,此學之序也。」戴望也有不同看法:「不惑、能立事;不憂、能推恩;不懼、能正眾。」這些都是根據自己的推斷來做解釋。
如果「依經解經」來看,〈中庸20〉稱呼「知」、「仁」、「勇」為三達德。〈中庸21〉還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所以,這三者是「修己安人」的基礎德行。可是,孔子認為徒然具有「知(智)、仁、勇」三達德,還是要以「好學」來約束,否則就會產生「蕩」、「愚」和「亂」的弊端(〈陽貨8〉)。《禮記》中也有三者相提並論的記載,特別是在用人方面:「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這裡也可看出三者各自的流弊:知者有詐、勇者有怒,仁者有貪。這三者都應該「約之以禮」,所以我的翻譯才加上「合乎禮」的「潛台詞」。
《荀子》〈大略95〉也辨明有些行為貌似「知、仁、勇」:「藍苴路作,似知而非。懦弱易奪,似仁而非。悍戇好鬥,似勇而非。」前面提到的〈中庸21〉的「好學」、「力行」和「知恥」三項都只是「近乎」三達德,而不是就是三達德。
另外,孔子自己說自己「四十而不惑」,如果參照此章,此時他應該已經達到智者的境界。〈憲問28〉說自己「無能」,顯然是謙辭,不可當真。「不惑」,古注的解釋已在上面提及,毓老師特別說是「不惑於欲」。如果從「依經解經」來看,孔子有兩處解釋過「惑」:「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顏淵10〉);「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顏淵21〉)其中的「愛」、「惡」和「忿」都和「情緒管理」有關。因此,「知者不惑」應該是已經學會情緒管理的高EQ狀態才是。
「仁者不憂」也不是通則,仁者有憂,只是內容不同:「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3〉)。此外,孔子也「憂道不憂貧」(〈衛靈公32〉),這些都是「孔子的仁者之憂」。孔子的不憂,應該因為是「內省不疚」(〈顏淵4〉)。
「勇者不懼」也不是通則。孔子就告誡「孔門第一勇」的子路要「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述而11〉),所以「勇者懼無謀」並非一無所懼。
荀子多事,將勇者分為三等:「上勇」搭配「仁」和「智」,並以天下為念;「禮恭而意儉,大齊信焉,而輕貨財;賢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廢之:是中勇也」;「輕身而重貨,恬禍而廣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勝人為意:是下勇也。」(《荀子》〈性惡23〉)
三達德展現出「不惑」、「不憂」和「不懼」的行為表現。《申鑒》〈雜言下7〉對此早有解釋:「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若乃所憂懼則有之,憂己不能成天性也,懼己惑之,憂不能免,天命無惑焉。」
前面朱熹說過這三者是「學之序」,可是古人卻把這三達德當成「戰之序」:「夫戰,智為始,仁次之,勇次之。不智,則不知民之極,無以銓度天下之眾寡;不仁,則不能與三軍共饑勞之殃;不勇,則不能斷疑以發大計。」(《國語》〈吳語9〉)
其他先秦兩漢古籍中也提到這些德性。楚莊王就以打獵來鑑定「士」的二達德:他從「士」的刺殺虎豹行為可以看出「勇」;從他跟犀牛的搏鬥,可以看出他的「力」;從他分配賞賜的行為可以看出他的「仁」。(《說苑》〈君道22〉)
我個人覺得有趣的是有古人認為「玉」的諸多德行中,就包含著這三達德:《管子》〈水地4〉列舉了「九德」:仁、知、義、行、潔、勇、精、容、辭;《荀子》〈法行4〉減成「七德」:仁、知、義、行、勇、情、辭;《說文解字》〈玉部81〉更減為「五德」:仁、義、智、勇、絜。
如果連塊玉石都至少有此三達德,人可以不如玉石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憲問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陽貨8〉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禮記》〈禮運16〉故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
《禮記》〈中庸20〉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禮記》〈中庸21〉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廩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荀子》〈大略95〉藍苴路作,似知而非。懦弱易奪,似仁而非。悍戇好鬥,似勇而非。
〈為政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顏淵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顏淵21〉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顏淵4〉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述而3〉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衛靈公32〉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述而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荀子》〈性惡23〉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於亂世之君,下不俗於亂世之民;仁之所在無貧窮,仁之所亡無富貴;天下知之,則欲與天下同苦樂之;天下不知之,則傀然獨立天地之間而不畏:是上勇也。禮恭而意儉,大齊信焉,而輕貨財;賢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廢之:是中勇也。輕身而重貨,恬禍而廣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勝人為意:是下勇也。
《說苑》〈君道22〉楚莊王好獵,大夫諫曰:「晉楚敵國也,楚不謀晉,晉必謀楚,今王無乃耽於樂乎?」王曰:「吾獵將以求士也,其榛藂刺虎豹者,吾是以知其勇也;其攫犀搏兕者,吾是以知其勁有力也;罷田而分所得,吾是以知其仁也。因是道也而得三士焉,楚國以安。」故曰:苟有志則無非事者,此之謂也。湯之時大旱七年,雒坼川竭,煎沙爛石,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教之祝曰:政不節耶?使人疾耶?苞苴行耶?讒夫昌耶?宮室營耶?女謁盛耶?何不雨之極也,蓋言未已而天大雨,故天之應人,如影之隨形,響之效聲者也。《詩》云:「上下奠瘞,靡神不宗。」言疾旱也。
《國語》〈吳語9〉夫戰,智為始,仁次之,勇次之。不智,則不知民之極,無以銓度天下之眾寡;不仁,則不能與三軍共饑勞之殃;不勇,則不能斷疑以發大計。
《申鑒》〈雜言下7〉君子樂天知命故不憂,審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懼。若乃所憂懼則有之,憂己不能成天性也,懼己惑之,憂不能免,天命無惑焉。
《荀子》〈法行4〉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貴玉而賤珉者,何也?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惡!賜!是何言也!夫君子豈多而賤之,少而貴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溫潤而澤,仁也;栗而理,知也;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劌,行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並見,情也;扣之,其聲清揚而遠聞,其止輟然,辭也。故雖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詩》曰:『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此之謂也。」
《管子》〈水地4〉夫玉之所貴者,九德出焉,夫玉溫潤以澤,仁也。鄰以理者,知也。堅而不蹙,義也。廉而不劌,行也。鮮而不垢,潔也。折而不撓,勇也。瑕適皆見,精也。茂華光澤,並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徹遠,純而不殺,辭也。是以人主貴之,藏以為寶,剖以為符瑞,九德出焉。
《說文解字》〈玉部81〉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連。丨,其貫也。凡玉之屬皆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