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24〉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這章談到對別人給我們的建議,應該如何以行動因應。
孔子說:「別人批評我們犯錯的話,能不聽從嗎?重要的是馬上改正自己的錯誤。別人委婉開導我們的話,能不高興嗎?重要的是要仔細想想話中的涵義。高興而不去思索,聽從卻不改正,這樣我也沒甚麼辦法了!」
「法語之言」和「巽語之言」是相對的。朱子說前者是「正言之」,後者是「婉而導之」。戴望說前者是「先王之法語」,用來諷諫當政者,後者是「順與之言」,意在「動其善心,故說(悅)」。「巽」,馬融說是「恭」、皇侃說是「恭遜」。「與」、黃懷信說是「助」。「說」、今作「悅」。「繹」、皇侃說是「尋續」,朱子說是「尋其緒也」,劉寶楠引用古代字書的說法,認為是「繹、懌通用」,就是「改」。
何晏引用孔安國的註解,皇侃和邢昺三人都認為這是在別人犯了錯時的情況。我覺得孔子這裡應該是教弟子自我反省才是。「法語之言」比較直白,聽來有時刺耳,但重點在於改過。但是往往聽到的人只會敷衍地說說「謝謝指教」而沒有「改錯」的後續行動。「巽與之言」比較委婉,替犯錯的人留面子,所以聽來悅耳,但是話中有話,需要仔細尋思,然後付諸行動,馬上改正。這是兩種指正別人錯誤的方式,不管我們是站在糾正的一方或是犯錯的一方,不管指正的話好不好聽,都要知道重點在於改正。
古代君王有「優」這樣的職位,專門負責諷諫君王的過錯。《史記》〈滑稽列傳〉就記載著淳于髡,優孟、優旃和東方朔等人的幽默故事,其中的諷諫就夾雜了「法語之言」和「巽與之言」。值得大家去探索翫味。
這章也和下章有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堯曰3〉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