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子罕22〉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子罕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這章表面看來是說明植物的情況,恐怕還是在悲嘆顏淵的早逝。

孔子說:「穀子發了芽卻沒長好,這種情況是有的!穀子長好了卻沒有結果實,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朱子詳細註解的本章的關鍵字:「穀之始生曰苗,吐華曰秀,成穀曰實。」


何晏引用孔安國的解釋:「言萬物有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也」,只當作一般的譬喻。朱子似乎也這麼解:「蓋學而不至於成有如此者,是以君子貴自勉也。」皇侃則認為本章「又為歎顏淵為譬也」,劉寶楠引用諸多說法,證明「此章喻人早夭也。人早夭,故成德亦有未至。」這樣的解釋得到比較多認同。

孔子這種對農作物的觀察,證明了他「少也踐,故多能鄙事」(〈子罕6〉)。他在回答樊遲請學農事時,回答說:「吾不如老農」(〈子路4〉),恐怕又是謙虛的說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子罕6〉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路4〉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