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子罕23〉後生可畏

〈子罕23〉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邢昺說:「此章勸學也。」我覺得更清楚一點說,是講年齡和成就的關係。

孔子說:「年紀輕的人是讓人敬畏的,怎麼知道他會不比現在的成年人的表現差呢?﹝不過,﹞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甚麼讓人稱道的成就,也就沒有什麼值得敬畏之處了。」

「後生」是指「年少」,就是比孔子說話的對象要年輕的少年人。「可畏」,皇侃說是「有才學,可心服者也」;邢昺認為是「積學成德」,所以可畏;朱子認為是「年富力彊,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劉寶楠認為是「生質獨美」,好像跟「積學」無關。「來者」,皇侃認為是「未來事也」。黃式三認為是「後日」。「今」則是孔子講話的當時,和「來者」是兩個對照的時間點。本章關鍵的「聞」卻沒人解釋。這裡應該就是〈顏淵20〉的「在邦必聞,在家必聞」,不只是聽過,或是出名,應該還有正面的對社會有貢獻而被人稱頌的意思,這樣才是孔子嘉許的。

孔子自己說自己是「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沒提到自己是「有聞」還是「無聞」。後來稱頌孔子的人大概都是等到孔子五十歲以後用世的事。孔子這樣算是在政壇起步太晚了。根據《禮記》〈曲禮上12〉,四十叫作「強」,當官正好,五十叫作「艾」,該升官。《大戴禮記》〈曾子立事31〉也說「三十、四十之閒而無蓺,即無蓺矣;五十而不以善聞矣;七十而無德,雖有微過,亦可以勉矣。」和本章的意思也相仿。四十歲還混不出個名堂,大概此生就不會有大成就了。古人平均壽命不長,在怎麼「大器晚成」大概也不能超過四十吧!〈陽貨26〉就說:「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孔子自己說「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是「有聞」或「無聞」都可以適用的道理。而且,五十歲已經開始要「養老」了。《禮記》〈內則47〉就說了很多。

王充在《論衡》〈實知6〉中提到七歲的項託﹝也作「項橐」﹞教孔子,廿一歲的尹方年沒有拜師也能精通六藝的後生可畏之事。不過,他也強調這些人雖無師友,但有非天縱,而是靠後天問學而得。



《新序》〈雜事5〉記載年十八的齊國青年閭丘邛毛遂自薦作官的故事。當時齊宣王嫌他年紀小。他也舉了「顓頊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項橐七歲為聖人師」的前例,說明自己其實已經不年輕了。他還說明是因為讒人作梗,自己才不得見用。就這樣說服了齊宣王。記事者也在這個故事的最後引用了本章的話結尾。

但畢竟這些都是少數的特例。在一個強調尊卑長幼之序的社會,年輕人是要經過「磨練」的。孔子這裡的說法並不是拿不同年齡時期(四十、五十)的年輕人和成年人比較,而是拿同年齡時期的兩代人的成就比較。

在劇烈變化的時代,英雄出少年,後生當然可畏,但不是所有的後生都可畏。可怕的是「可畏」的後生到了老年是否還依然「可敬畏」,還是變得「更可怕」﹝眷戀自己的年輕成就,只提自己年少往事的「好漢」﹞。再者,如果一個社會產生不了「可畏」的後生,一代不如一代,這個社會恐怕也就會日趨崩壞。這些「可畏」恐怕就是孔子沒有想到的問題。

如果能對社會有貢獻,好像「後生」與否也不重要。姜太公就是「老生」,掉了一輩子的魚,四十、五十、六十,一直要等到七十才到周文王這個伯樂。這個釣魚的故事可不是fish story。

所以,我們這些「老生」也不必懷憂喪志,多釣魚,總有願者上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顏淵20〉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為政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禮記》〈曲禮上12〉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31〉三十、四十之閒而無蓺,即無蓺矣;五十而不以善聞矣;七十而無德,雖有微過,亦可以勉矣。
〈陽貨26〉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述而17〉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禮記》〈內則47〉凡養老:有虞氏以燕禮,夏后氏以饗禮,殷人以食禮,周人修而兼用之。凡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達於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者使人受。五十異粻,六十宿肉,七十二膳,八十常珍,九十飲食不違寢,膳飲從於游可也。六十歲制,七十時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唯絞紟衾冒,死而後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雖得人不暖矣。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有問焉,則就其室以珍從。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五十不從力政,六十不與服戎,七十不與賓客之事,八十齊喪之事弗及也。五十而爵,六十不親學,七十致政;凡自七十以上,唯衰麻為喪。
《新序》〈雜事5〉齊有閭丘邛年十八,道鞍宣王曰:「家貧親老,願得小仕。」宣王曰:「子年尚稚,未可也。」閭丘邛曰:「不然,昔有顓頊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項橐七歲為聖人師,由此觀之,邛不肖耳,年不稚矣。」宣王曰:「未有咫角驂駒而能服重致遠者也,由此觀之,夫士亦華髮墮顛而後可用耳。」閭丘邛曰:「不然。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驊騮綠驥,天下之俊馬也,使之與貍鼬試於釜灶之間,其疾未必能過貍鼬也;黃鵠白鶴,一舉千里,使之與燕服翼,試之堂廡之下,廬室之間,其便未必能過燕服翼也。辟閭巨闕,天下之利器也,擊石不缺,刺石不銼,使之與管槁決目出眯,其便未必能過管槁也,由此觀之,華髮墮顛與邛,何以異哉?」宣王曰:「善。子有善言,何見寡人之晚也?」邛對曰:「夫雞處讙嗷,則奪鍾鼓之音;雲霞充咽則奪日月之明,讒人在側,是見晚也。《詩》曰:『聽言則對,譖言則退。』庸得進乎?」宣王拊軾曰:「寡人有過。」遂載與之俱歸而用焉。故孔子曰:「後生可畏,安知來者之不如今?」此之謂也。
《論衡》〈實知6〉難曰:「夫項託年七歲教孔子。案七歲未入小學,而教孔子,性自知也。孔子曰:『生而知之,上也;學而知之,其次也。』夫言生而知之,不言學問,謂若項託之類也。王莽之時,勃海尹方年二十一,無所師友,性智開敏,明達六藝。魏都牧淳于倉奏:『方不學,得文能讀誦,論義引五經文,文說議事,厭合人之心。』帝徵方,使射蜚蟲,筴射無非知者,天下謂之聖人。夫無所師友,明達六藝,本不學書,得文能讀,此聖人也。不學自能,無師自達,非神如何?」曰:雖無師友,亦已有所問受矣;不學書,已弄筆墨矣。兒始生產,耳目始開,雖有聖性,安能有知?項託七歲,其三四歲時,而受納人言矣。尹方年二十一,其十四五時,多聞見矣。性敏才茂,獨思無所據,不睹兆象,不見類驗,卻念百世之後,有馬生牛,牛生驢,桃生李,李生梅,聖人能知之乎?臣弒君,子弒父,仁如顏淵,孝如曾參,勇如賁、育,辯如賜、予,聖人能見之乎?孔子曰:「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又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論損益,言「可知」;稱後生,言「焉知」。後生難處,損益易明也。此尚為遠,非所聽察也。使一人立於牆東,令之出聲,使聖人聽之牆西,能知其黑白、短長、鄉里、姓字、所自從出乎?溝有流壍,澤有枯骨,髮首陋亡,肌肉腐絕,使人詢之,能知其農商、老少、若所犯而坐死乎?非聖人無知,其知無以知也。知無以知,非問不能知也。不能知,則賢聖所共病也。
〈子罕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先進23〉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季氏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堯曰8〉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