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這章題旨很清楚,魯哀公想要了解孔子弟子誰算「好學」,孔子懷念顏淵,想起他的「不遷怒」和「不貳過」,光是這兩樣都是人才濟濟的孔門難見第二人。這是顏淵過世後孔子對他的懷念,以及對自己傳人殞落的悲嘆。季康子也問過孔子同樣的問題,孔子也同樣提到顏回,只是那一段中沒有提到「不遷怒」和「不貳過」兩項。《周易》〈繫辭下5〉也提到過顏氏之子「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也算是「不貳過」的另一種說法。當然,顏淵的長才不只是孔子說的「不遷怒」和「不貳過」而已。孔子只是拿這兩項來回答「好學」的問題,不是回答「顏淵這個弟子怎麼樣」的提問。
魯哀公在周遊列國回到魯國之後,詢問孔子一生教學,教出幾個夠得上「好學」的學生。孔子很落寞又感嘆地回答說:「只有一個教做顏回的學生好學:他不會將怒氣發洩到不相關人身上,而且知錯必改,絕不再犯。可惜這人命不長!現在連一個好學的也找不到囉!」(從這句話,您可以想見栩栩如生的孔子吧!)
我記得毓老師提到這段時,就會提醒同學:孔子的「好學」不是像我們現代教育訓練注重對知識的追求,而是對日常生活道德的實踐。「不遷怒」和「不貳過」就是「好學」的主要內容,老老實實生活,而不是「博學多聞」,更不是「辯才無礙」。最近看歷代各家注解,才發現注有《論語集釋》的程樹德前輩早有先見之明:「問好學而答以不遷怒不貳過,則古人所謂學,凡切身之用皆是也。古人之學,在學為人。今人之學,在求知識。語云:『士先器識而後文藝。』不揣其本,而惟務其末。嗚呼!此後世之所以少治而多亂,而古今之人之所以不相及歟?」
在〈公冶長28〉我就整理過孔子對「好學」的各種不同說法。我覺得比較完整表達孔子的「好學」內容,恐怕是以《論語》第一次出現「好學」的討論為上:「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14〉)這段話的前一部分「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也跟孔子對顏淵的描述雷同:「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11〉)後一段「敏事慎言」及「就有道而正」也可以找到呼應的段落:「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為政9〉)「好學」不指「修己」,更要「安人」。
毓老師教學生涯年限多過孔子,弟子人數也勝過孔門好幾倍。毓老師過世後,常聽學長們說「本門人才濟濟」。可是我總會想起以前我屢次聽過毓老師當著我﹝有時還包括一群學長姊﹞的面感嘆:「在台灣教書這麼幾十年,沒教出個成才的!」往往還加上一句:「一切都是過眼雲煙!」那種落寞的神情,讓我羞愧到無地自容,無言以對!讀到這一章,心中又浮起這段畫面和當下的靜默。
====================================
附錄
〈先進7〉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公冶長1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泰伯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陽貨8〉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子張5〉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禮記》〈中庸21〉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說苑》〈建本16〉晉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雍也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周易》〈繫辭下5〉子曰:「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易曰:『不遠復,无祇悔,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