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長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這段話分成兩部分:前段是講「巧言、令色和足恭」三件事;後段說的是「匿怨而友其人」。這兩部分孔子都和左丘明一樣覺得是不恥的行為。
「巧言」和「令色」在〈學而3〉和〈陽貨17〉都出現過,就是說「說好聽話﹝卻不是真心﹞」和「給人好臉色看﹝卻也不是真心﹞」。孔子認為這樣的人都是「仁」得正能量很稀薄的。這裡多加了個「足恭」,乍看和「腳」有關,其實是「外表恭敬﹝卻不是真心﹞﹝邢昺認為「足」是「成」,全句是「巧言令色以成其恭,取媚於人」;朱子認為「足」是「過」,就是「過度恭敬」﹞。李巡和戴望都認為這三項分別代表:口柔、面柔和體柔。這三項孔子都和左丘明一樣,不恥這樣只重外表形式而沒有真心的行為。
「匿怨而友其人」,講得是「明明心中對這個人有強烈的不滿,卻不跟他說,而外表還和他像朋友一樣親近」,這也是孔子和左丘明一樣不恥這樣用外表的親善來掩飾內在的怨恨行為。
總之,左丘明和孔子一樣,都不恥這種「表裡不一」的行為。
至於本章的「左丘明」是否就是傳說中寫《春秋左傳》﹝或稱《左氏春秋》,或簡稱《左傳》﹞,古人並沒有定論。除了吹毛求疵的人之外,一般人都不覺得很重要。
最後要談一下「恥」。這是孔子覺得士人該有的自我內在道德要求,而不只是看外人的批評反應才會覺知的反省。換句話說,「恥」不該只是為了「面子」這樣的「外控道德」,更應該是自我要求的「內發道德」。《說文解字》〈心部6918〉說「恥、辱也。」對現代人習慣「恥辱」合體來說,等於沒解釋。其實從「耳」和「心」的組合,似乎也可以看出是「聽到別人的批評以後會頭去內心反省」的意思。如果是「耳」和「止」的組合,也可以看成「聽到別人的批評之後就停止不當的行為」。總之,知恥就要勇於改,所以說「知恥近乎勇」。
《論語》中提到君子「恥」的項目有五:「躬之不逮」(〈里仁22〉)、「邦有道,貧且賤焉;邦無道,富且貴焉」(〈泰伯13〉);「行己有恥」(〈子路20〉);「邦無道,穀」(〈憲問1〉);「言過齊行」(〈憲問27〉)。「不能恥」的項目則有兩項:「惡衣惡食」(〈里仁9〉)、「下問」(〈公冶長15〉)
其他古籍上說過:「君子有五恥: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而民不足,君子恥之;眾寡均而倍焉,君子恥之。」(《禮記》〈雜記下122〉和《說苑》〈談叢50〉)這「五恥」之說好像也擋不住歷代讀書人的「無恥」。
如果是交朋友,我們當然會相互要求「內外如一」、「心口如一」,這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而我們一旦有「不如一」的情況出現,若蒙朋友指正,我們不也應該「知恥即改」,這樣大家才能在道德上有所進步。這應該就是孔子在「益者三友」中提到「友直」的意思(〈季氏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現代社會的服務業雖然強調「情緒勞動」的重要,可是如果服務人員只是有口、有色、有恭,卻無心,不也會讓人不開心嗎?明明客人有錯,卻要因為「顧客永遠是對的」的信念,而表示出若無其事的樣子,這樣服務人員心中不也會不開心嗎?
最後補充一下,《管子》〈牧民2〉將「禮」、「義」、「廉」和「恥」並舉為「四維」,成為台灣國民中學義務教育的「共同校訓」。不過,似乎也像所有訓詞一樣,都是掛在牆上好看的。
掛在牆上或嘴上,而不是落地在實踐上,我相信不只是我,連左丘明和孔子都會覺得「恥之」。
---------------------------------------------------------------
附錄
〈學而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衛靈公27〉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陽貨17〉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學而13〉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為政3〉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里仁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里仁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公冶長1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泰伯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子罕27〉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路20〉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憲問1〉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憲問27〉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孟子》〈盡心上6〉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盡心上7〉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禮記》〈雜記下122〉君子有五恥: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而民不足,君子恥之;眾寡均而倍焉,君子恥之。
《說苑》〈談叢50〉君子有五恥:朝不坐,燕不議,君子恥之;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而民不足,君子恥之。
《禮記》〈中庸21〉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禮記》〈表記21〉是故君子恥服其服而無其容,恥有其容而無其辭,恥有其辭而無其德,恥有其德而無其行。
《荀子》〈非十二子14〉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詩》云:「溫溫恭人,維德之基。」此之謂也。
《說苑》〈立節1〉卑賤貧窮,非士之恥也。夫士之所恥者,天下舉忠而士不與焉,舉信而士不與焉,舉廉而士不與焉;三者在乎身,名傳於後世,與日月並而不息,雖無道之世不能污焉。然則非好死而惡生也,非惡富貴而樂貧賤也,由其道,遵其理,尊貴及己,士不辭也。
《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上2〉故君子不貴興道之士,而貴有恥之士也;若由富貴興道者與?貧賤,吾恐其或失也;若由貧賤興道者與?富貴,吾恐其贏驕也。夫有恥之士,富而不以道則恥之,貧而不以道則恥之。
《孔子家語》〈好生15〉孔子曰:「君子有三患。未之聞,患不得聞;既得聞之,患弗得學;既得學之,患弗能行。有其德而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而以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而民不足,君子恥之;眾寡均而人功倍己焉,君子恥之。」
《管子》〈牧民2〉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踰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踰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軸;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