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顏淵21〉攻其惡,無攻人之惡

顏淵21〉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這章和下一章都是樊遲請教孔子的記載。

樊遲隨著孔子到祈雨處,趁機請教孔子說:「請問崇德、修匿、辨惑具體要怎麼做?」孔子回答說:「問的真好啊!做事不求回報,這不就是崇德嗎?自己反省自己做錯的事,不要只看到別人做錯的事,這不是修慝嗎?一旦生氣起來,不顧自己的安危和雙親的擔心,這不是惑嗎?」


「舞雩」是久旱不雨的祈雨儀式,皇侃認為這個舞雩之處就在孔子家附近,曾皙也曾經提到過(〈先進26〉)。「脩」或作「修」是「治」,「慝」是「惡」,「修慝」就是「治惡」或「為善」。

「先事後得」、孔安國說是「先勞於事,然後得報也」。其實孔子早就在樊遲三次問仁的某一次中說過「先難後獲」(〈雍也22〉)。孔子在回答子張問同一個問題時,答案是:「主忠信,徙義,崇德也」(〈顏淵10〉),強調的方向略有不同。

「攻」是「治」或「則」,「其」是指「自己」。「攻其惡,無攻人之惡」就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衛靈公15〉),凡事先要求自己,再來要求別人。子張當初沒問到「脩慝」的問題上。

「惑」是沒做好情緒管理。這孔子回答子張同樣問題給的答案「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顏淵10〉)是一樣的意思。

孔子在這裡強調的是「從自己做起」,「從自己開始踐行」,「從情緒管理做起」這三個做人的基本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先進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雍也22〉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衛靈公15〉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顏淵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