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顏淵7〉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顏淵7〉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這章是孔子講為政要講究「食」、「兵」和「信」三項,其中又以「信」為最根本。

子貢請問孔子政事的問題。孔子回答說:「﹝為政要注意﹞讓人民吃得飽﹝或徵實物稅賦﹞,讓軍隊兵源﹝或兵器﹞充足、還有讓政府不失信於人民。」子貢又問說:「如果不得已要去掉其中一項,這三者要先剔除哪一個呢?」﹝孔子回答說﹞:「剔除軍隊兵源﹝或兵器﹞充足這一項。」子貢又問:「如果不得已又要剔除一項,剩下的兩項要如何取捨?」﹝孔子﹞回答說:「剔除讓人民吃不飽﹝或徵實物稅賦﹞這一項。因為自古都有人會因為打仗和食物而死,可是如果人民不相信政府,這樣的國家會崩解的。」


「食」、「兵」和「信」三者的關係,邢昺說得很清楚:「足食則人知禮節,足兵則不軌畏威,民信之則服命從化。夫食者、人命所須,去之則人死;而去食不去信者,言死者古今常道,人皆有之,治國不可失信,失信則國不立也。」朱子的看法也類似。

顧炎武的《日知錄》認為,古代的「兵」原指兵器,秦漢以後才把執兵器的人稱為「兵」。劉寶楠引證左傳證明「兵」就有「士卒」的說法,並不是起於秦漢以後。所以這裡的「兵」是指「兵器」,而不是軍人。這和前輩的古注都不同。這符合《說文解字》〈卷四〉〈𠬞部1759〉:「兵: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皃。」

王夫之則主張兩個「去」是指「去其足之之政」,也就是不要「足食」和「足兵」,而不是完全不要「食」和「兵」,也就是說吃不飽(賦稅不足)或兵源(或兵器)不足沒關係,但是不是說沒東西吃(沒賦稅)和沒軍人(或兵器)。

戴望的看法也別出心裁:「去兵,去力役之征,若起徒役,簡車乘牛馬兵器之常數;去食、去粟米之征,若貢助什一之正賦也」,也就是說「不要對人民課徵過多的勞役和賦稅」。我覺得比較有道理。

「信」,是指「為政之信」,說的是「在上者不可失信於在下者」,亦即朱子所說的「不可失信於民」。但是讓人民彼此之間不猜忌,彼此信任恐怕也包含在「民信」的內含中,也就是「上下一心」。這和〈子張10〉所說的「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以及《孫子》〈始計3〉中所說的「道、令民與上同意也」是一樣的意思。

其實這治國三項和〈學而5〉所說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應該是相互輝映的。

孔子這裡強調的是非物質因素(「互信」)比起物質因素(食和兵)在治國優位順序上的首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說文解字》〈卷四〉〈𠬞部1759〉兵: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皃。
〈學而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張10〉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孫子》〈始計3〉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