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先進23〉子在,回何敢死

先進23〉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這章表現的是孔子和顏淵的特殊感情,是孔子難得流露的真情。

孔子到了匡這個地方,因為被錯認為陽虎﹝或稱陽貨﹞,所以被追捕。孔子和弟子遭遇劫難後逃出。顏淵沒跟上孔子一行人。﹝後來兩人相逢。﹞孔子很高興地﹝可能還流著眼淚﹞說:「我還以為你在亂事中死了呢?」顏淵﹝也很激動地﹞回答說:「老師您還在,我哪敢就這麼隨便死了呢?﹝我們的理想都還沒實現呢!﹞」


這段和〈子罕5〉是同一個「子畏於匡」事件的故事。在〈子罕5〉,孔子在危難中強調「斯文在茲」,來替弟子和自己壯膽。這裡則是逃出之後和顏淵大難不死後的相逢情景。司馬遷的記載把這段放在「斯文在茲」之前,似乎倒置了事件的前後(《史記》〈孔子世家22〉)。

這段話最妙的在於顏淵的回答:「子在,回何敢死?」這句話除了可以嚴肅看待是學生尊敬老師之外,也可以有幽默的解讀:「老師您比我年紀大,您都沒死,我這個比您年輕的學生怎麼會比您先死呢?」不過,最後顏淵還是「子在而死」,讓孔子想起這句「子在,回何敢死?」更加傷心難過。

東漢的王充特別提及這個故事,證明就算是孔子這樣的聖人也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論衡》〈知實6〉)。《呂氏春秋》〈孟夏紀〉〈勸學3〉則從這個故事看出:「顏回之於孔子也,猶曾參之事父也。古之賢者,與其尊師若此,故師盡智竭道以教。」

從有形的生命來看,顏淵先孔子死了,孔子也先我們死了。可是從無形的思想生命來看,孔子的大同理想還在,總有繼起不死的靈魂會圍繞著那個理想而奮鬥下去的。這也是「子在,回何敢死?」在精神上的傳承。「斯文在茲」應該也不是孔子的專利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子罕5〉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史記》〈孔子世家22〉將適陳,過匡,顏刻為僕,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顏淵後,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顏淵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懼。孔子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從者為甯武子臣於衛,然後得去。
《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29〉顏刻,魯人,字子驕。少孔子五十歲,孔子適衛,子驕為僕。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出,而令宦者雍渠參乘,使孔子為次乘,遊過市,孔子恥之。顏刻曰:「夫子何恥之?」孔子曰:「《詩》云:『覯爾新婚,以慰我心。』」乃歎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論衡》〈知實6〉子畏於匡,顏淵後。孔子曰:「吾以汝為死矣。」如孔子先知,當知顏淵必不觸害,匡人必不加悖。見顏淵之來,乃知不死;未來之時,謂以為死。聖人不能先知,五也。
《呂氏春秋》〈孟夏紀〉〈勸學3〉曾子曰:「君子行於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師者可知也。夫無父而無師者,餘若夫何哉!」此言事師之猶事父也。曾點使曾參,過期而不至,人皆見曾點曰:「無乃畏邪?」曾點曰:「彼雖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於匡,顏淵後,孔子曰:「吾以汝為死矣。」顏淵曰:「子在,回何敢死?」顏回之於孔子也,猶曾參之事父也。古之賢者,與其尊師若此,故師盡智竭道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