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八佾7〉

〈八佾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本章談得是君子的「爭」和「讓」的問題,並且以「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的「射」為例。全章的文意十分清楚,甚至很有畫面,幾乎不需再用白話解釋。全句就是以禮讓約束射爭,看似說「爭」,其實要你「不爭」。

這裡的君子應該是指有位的貴族,因為只有他們才能接受「六藝」的教育,這是貴族的特權。後來孔子把「君子」的意義轉到「有德者」。這樣「位德轉移」之後,舉例還是一樣的。

「射」在這裡不只是一種技藝,或是西方人類學家說的「身體的技藝」。它所要求的不僅是身體上各相關部位的配合,而且射者在心理上,以及和別人競技的一種社會行為,更要遵守相關的禮儀規範的文化行為。所以「射」是不可以小覷的事。《論語》還有四處提到「射」(參見附錄),說明「射」的幾個原則:例如「射不主皮」(射箭不是為了要射穿靶子) (〈八佾16〉)『、「弋不射宿」(不能射殺停在樹上的鳥)( 〈述而27〉)。《禮記》有〈射義〉一篇,專門講射的禮,非常詳盡。放在附錄裡,有空可以慢慢看、好好看。

孔子強調「君子不爭」﹝〈衛靈公22〉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應該就是逆著「爭勝」的時代潮流,這顯然不適資本主義時代才有的「罪惡」或「生活習慣」。與其直接談大家不愛聽的「不爭」,不如談大家愛聽的「爭」,然後引到孔子「禮讓」的訴求。這是「因勢利導」的教學方法。

其實除了「射」之外,君子還是有所「不爭讓」的事情:「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36〉),對團體有立的事情就應該搶著做,連傳統上要求尊師重道的順序都可以打破,為的就是要做對自己和別人有共利的事。


附錄

〈衛靈公22〉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八佾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述而27〉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子罕2〉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憲問5〉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學而10〉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里仁13〉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泰伯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先進26〉…「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衛靈公36〉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禮記》〈射義〉
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禮;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之禮。故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鄉飲酒之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

故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

其節:天子以《騶虞》為節;諸侯以《貍首》為節;卿大夫以《采蘋》為節;士以《采繁》為節。《騶虞》者,樂官備也,《貍首》者,樂會時也;《采蘋》者,樂循法也;《采繁》者,樂不失職也。是故天子以備官為節;諸侯以時會天子為節;卿大夫以循法為節;士以不失職為節。故明乎其節之志,以不失其事,則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則無暴亂之禍矣。功成則國安。故曰:射者,所以觀盛德也。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飾之以禮樂也。故事之盡禮樂,而可數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聖王務焉。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天子試之於射宮。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而中多者,得與於祭。其容體不比於禮,其節不比於樂,而中少者,不得與於祭。數與於祭而君有慶;數不與於祭而君有讓。數有慶而益地;數有讓而削地。故曰:射者,射為諸侯也。是以諸侯君臣盡志於射,以習禮樂。夫君臣習禮樂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

故《詩》曰:「曾孫侯氏,四正具舉;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處,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則燕則譽。」言君臣相與盡志於射,以習禮樂,則安則譽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諸侯務焉。此天子之所以養諸侯,而兵不用,諸侯自為正之具也。

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墻。射至於司馬,使子路執弓矢,出延射曰:「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為人後者不入,其餘皆入。」蓋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點,揚觶而語,公罔之裘揚觶而語曰:「幼壯孝弟,耆耋好禮,不從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蓋去者半,處者半。序點又揚觶而語曰:「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者不?在此位也。」蓋僅有存者。

射之為言者繹也,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己之志也。故心平體正,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則射中矣。故曰:為人父者,以為父鵠;為人子者,以為子鵠;為人君者,以為君鵠;為人臣者,以為臣鵠。故射者各射己之鵠。故天子之大射謂之射侯;射侯者,射為諸侯也。射中則得為諸侯;射不中則不得為諸侯。

天子將祭,必先習射於澤。澤者,所以擇士也。已射於澤,而後射於射宮。射中者得與於祭;不中者不得與於祭。不得與於祭者有讓,削以地;得與於祭者有慶,益以地。進爵絀地是也。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於其所有事,然後敢用穀也。飯食之謂也。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然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聽?循聲而發,發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則彼將安能以中?」

《詩》云:「發彼有的,以祈爾爵。」祈,求也;求中以辭爵也。酒者,所以養老也,所以養病也;求中以辭爵者,辭養也。

〈八佾6〉

〈八佾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本章是孔子弟子冉有的初登場,一個不太好的岀場。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廿九歲,也就是大顏淵一歲。他排在「孔門四科」中的「政事」,排名在子路前面,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出現在《論語》十五章中,排出現次數第五名。他和子路一起當季氏的「宰」。這章應該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的記載。

「旅」,古注都說是一種祭典,有的書說應該作「祣」,才是祭典。有的解釋把「旅」當「陳」解,後人就有引申為跟「軍事」有關,也有解作「旅行」,這些解釋放在其他脈絡可能問題不大,但是放在這裡,卻很難說得通。還是當成「祭典」比較合情合理。根據《禮記》〈王制28〉「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禮法,季氏是傳統爵位的「卿」,連諸侯都排不上,哪有資格祭「泰山」?所以「季氏旅於泰山」是「非禮」的行為。

「子謂冉有」的「謂」就沒有〈八佾1〉「孔子謂季氏」的「謂」那種評論的意思。看上下文,大概就是對人說話的意思,好像也沒有特別是「上對下說話」的意思。

「女弗能就救與?」「女」,就是「汝」,就是「你」。「救」,是「止」,冉有是既氏家臣,君上失禮,應該加以「諫止」才算盡責。

冉有簡答「不能」,也不知有沒有試過。不過根據《論語》中有關冉有的記載,他是個容易畫地自限的人(〈雍也12〉)。讓孔子失望到嘆息:「難道泰山還不如林放?」這樣從字面上看來有點費解的話。也有人認為他的權位不夠,趕不上「老闆的一句話」。

何晏引用包咸的解釋是:「神不享非禮。林放尚知問禮,泰山之神反不如林放耶?欲誣而祭之也。」邢昺在包咸的解釋之後,又多加了幾句:「言泰山之神必不享季氏之祭。若其享之,則是不如林放也。」這些人都替「泰山之神」代言。

朱子的解釋方向略有不同:「言神不享非禮,欲季氏知其無益而自止,又進林放以勵冉有也。」朱子還引用范氏的話猜測孔子心意:「冉有從季氏,夫子豈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聖人不輕絕人,盡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諫也?既不能正,則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誣,是亦教誨之道也。」我覺得簡單的解釋就是:「泰山之神難道因為你的祭拜就糊里糊塗保佑你,難道祂比林放還不知道「禮之本」在於自己的虔誠向道守禮的心意嗎?」

一直到現在,人們為了求福避禍,求神問卜還是最常見的手段。可是不從修身做起,而奢望神明保佑,難道神明像這些人一樣不長眼,看不見他的胡作非為,只要稍加賄賂,說說好聽話,就會繼續縱容這樣的人橫行鄉里,為惡人間?人都看得到,我們幻想比人類高超的神明怎會看不到呢?從「自欺欺人」一躍而「自欺欺神」,真是白長腦袋。孔子曾經說過:「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述而13〉)這些沒腦袋的人大概無法理解吧!


附錄

《禮記》〈王制28〉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雍也12〉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述而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八佾5〉

〈八佾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這句話看起來也是很簡單的,雖然沒談到「禮」,但是其實是暗含在其中。古注幾乎都從「禮義」的角度來解釋。這是從上下文的脈絡來解經。

光從字面來看,孔子將「夷狄」和「諸夏」來對比,前者有君不如後者沒有。
何晏、皇侃、邢昺三人的註解都異口同聲說「諸夏、中國也」,其中皇侃補充說:「夏、大也」;《說文》:「夏,中國之人也」。三人也都很有默契沒解釋「夷狄」。「亡,無也」,也是眾口一生。但是整句的解釋卻分完全相反的兩派,後來各家解釋也是擇善而從。

皇侃認為這裡是誇獎「夷狄反而比中國有禮」:「言中國所以尊於夷狄者,以其名分定而上下不亂也。周氏既衰,諸侯放恣,禮樂征伐之權不復出自天子,反不如夷狄之國尚有尊長統屬,不至如我中國之無君也。」朱子引程子的說法,基本上也是採這種解釋。

邢昺則是「諸夏至上論」,就算沒君,也還比夷狄有君要強:「言夷狄雖有君長而無禮義,中國雖偶無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禮義不廢。」

孟子特別重視這種「夏尊夷卑」的民族大義,見《孟子》〈滕文公上4〉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董仲舒看法和孟子不同,他認為《春秋》並沒有這樣狹隘的以種族為區分的民族大義,《春秋繁露》〈〈竹林1〉〉就以原來是諸夏的晉因棄守禮義變為夷狄,而原為夷狄的楚卻因篤守禮義而變為君子之國。

《春秋》也對這種別內外的夏、夷大義特別重視。除了表示「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的三個先後層次之外,也強調這種區分不是地理上或政權上,而是「通仁義之文,知古今之學」這種文化上的區分,不是誰的終身專利:誰有文化(禮樂),誰就是「諸夏」;誰沒文化(禮樂),誰就是「夷狄」。

有同門記得毓老師上到這一段時問同學:「你們看過夷狄嗎?我就是夷狄。」老師這麼說,因為他是滿人,不是漢人。現在想想這不是一句笑話而已。如果我們今天這些漢人還得跟滿人學中華經典,那麼「斯文」何在?這樣一來,誰又是「夷狄」?誰又是「諸夏」?

孔子曾經當子路之面說過想到「九夷」去,子路提醒老師「那地方物質條件簡陋」,孔子卻很有信心地說:「有君子去,物質條件差一點又怎樣?」言外之意是「文化條件會變好」(〈子罕14〉)。「人能弘道」,夷狄之國接受的諸夏文化,就脫離夷狄而變成諸夏。《易經》〈賁卦〉〈彖辭〉:「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就是最早「文化全球化」的概念。「文化全球化」的現象,有的主張「你跟我學就對了」,有的主張「相互學習,一起進步」,這也是我在愛情社會學給學生的八字箴言:「平等對待,共同奮鬥」。道理相通。

毓老師希望讓夏學遍地開花,形成「華夏天下」,這也是暗合「文化全球化」的理念。他曾經有個「華夏學苑(其實是草字頭下一個「宛」字)」的理想和匾額,大概是他主張「夏學」的先行想法。這和大家熟知的「國學」或「儒學」不在同一個層次。簡單說,夏學回到最當初的理想,修己安人、尚公(天下為公、公平、公正、公開),兼容並包(不排除異己,文化雙融(榮)或多融(榮)、生生不息。

我覺得回到「夏學」這個話題,應該提到一個故事。毓老師曾經多次在不同場何問過:「什麼是學生?」我也被問過好幾次,都不知道答案。老師只提示:「學生」就是「學」這個「生」。所以要進一步問:什麼是「生」?然後就沒再講下去了(也許只是我沒聽到)。對於這個「毓門大哉問」,許多同門也都先後在著作或演講中有過自己的看法。

我自己多年來的體悟有很多層次:

一是「生態」,要學到我們和天地萬物是一體的,因此,我覺得〈大學〉講得「格物」並不是去「研究物」,而是了解我們和萬物一體。

二是「生命」,要瞭解我們身為「眾生」也有別於「眾生」是因為我們有個此世的使命,不能渾渾噩噩渡過每一天,辜負這趟「生命之旅」。所以大家要日新又新,行健不息。如此活出生命的意義,讓「做生意」有了除了金錢層次以外更深層的內涵。大家在「生意興隆」之外,也都還能體會到「生意盎然」。

三是「生活」,要懂得謹慎小心度過每一天。對食、衣、住、行、人際關係等等一切日常生活事務要學會面對處理,好問好察,像舜和孔子一樣,學道不倦。特別是學會「男女」相處之道,進而學會「夫婦」和「親子」,以及其他「人際關係」之道。

四是「生涯」,要以「志業」擇業,而不只是為了「討生活」或「混飯吃」而找職業。可惜現在大學裡都專注在這一種「生」,讓學「生」的眼界和格局變小。大家都變成「小器之人」。

五是「生生不息」,生態有保護,生命有目標,生活有方向,生涯有發展,承傳不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為了提醒自己是奉元門生和這個生字的多層意義,曾經以下面八個字自勉,現在寫在這裡,也和大家共勉:

奉元一生
一生奉元

今天欣逢孔子誕辰,特別感念毓老師的教誨之恩。「興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附錄

《孟子》〈滕文公上4〉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孟子》〈離婁下29〉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孟子》〈指武6〉內治未得,不可以正外,本惠未襲,不可以制末,是以春秋先京師而後諸夏,先諸華而後夷狄。及周惠王,以遭亂世,繼先王之體,而強楚稱王,諸侯背叛,欲申先王之命,一統天下。不先廣養京師,以及諸夏,諸夏以及夷狄,內治未得,忿則不料力,權得失,興兵而征強楚,師大敗,撙辱不行,大為天下笑。幸逢齊桓公以得安尊,故內治未得不可以正外,本惠未襲,不可以制末。
《春秋繁露》〈竹林1〉《春秋》之常辭也,不予夷狄而予中國為禮,到之戰,偏然反之,何也?曰:《春秋》無通辭,從變而移。今晉變而為夷狄,楚變而為君子,故移其辭以從其事。
《春秋繁露》〈王道4〉《春秋》親近以來遠,未有不先近而致遠者也。故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言自近者始也。
《春秋公羊傳》〈成公〉〈成公十五年13〉《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為以外內之辭言之?言自近者始也。
《論衡》〈藝增4〉《尚書》:「協和萬國。」是美堯德致太平之化,化諸夏并及夷狄也。
《論衡》〈別通17〉諸夏之人所以貴於夷狄者,以其通仁義之文,知古今之學也。如徒作其胸中之知以取衣食,經歷年月,白首沒齒,終無曉知,夷狄之次也。觀夫蜘蛛之經絲以罔飛蟲也,人之用作,安能過之?任胸中之知,舞權利之詐,以取富壽之樂,無古今之學,蜘蛛之類也。含血之蟲,無餓死之患,皆能以知求索飲食也。

〈子罕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論衡》〈問孔40〉問之曰:孔子欲之九夷者,何起乎?起道不行於中國,故欲之九夷。夫中國且不行,安能行於夷狄?「夷狄之有君,不若諸夏之亡。」言夷狄之難、諸夏之易也。不能行於易,能行於難乎?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八佾4〉

〈八佾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這裡還是延續著前面三章談「禮」。

「林放」沒被列入孔子弟子,古注也只說他是「魯人」,沒有其他資料。可是這個不知是誰的人,問了一個孔子誇獎為「大哉問」的「禮之本」問題,因此留名千古。

孔子的回答用的是「比較法」,甚至是用「層層說明法」,而不是「直說」「禮之本」。孔子用「禮」和「喪」兩個層面來回答。先從一般的「禮」而言,「儉」比「奢」重要;再從「禮」中的「喪禮」來說,「戚」(哀戚之情)比「易」重要。這在其他古籍上也有類似的記載:《禮記》〈檀弓上56〉子路曰:「吾聞諸夫子: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

在一般情況下,謹守「中庸之道」的孔子其實會強調「不要太過或不及」。根據「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的原則,孔子還是從「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角度,給了林放「禮之本」的答案:「奢」是太過,「儉」是不及,兩者相較,「儉」接近「禮之本」,大家也容易做得到。如果堅守孔子教誨的「儉」,恐怕在喪禮方面會留於過於「易」(簡易),這時候心中能有哀戚之情才是「禮之本」,大家也容易做得到。麻煩的是,如果年那點哀戚之情都沒有,那麼也就是「禮之末」了吧?《禮記》有些記載就強調一些身體上變化和外在的儀式,例如《禮記》〈曲禮上64〉。我比較喜歡的是〈禮運28〉故中提到的禮:「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達天道順人情之大竇也。」

本章其實意思也很清楚。可是歷來的註解在說明「易」這個字時,讓讀者如墬五里霧中。包咸先說:「易、和易也。」皇侃和邢昺都無異議。朱子改成「易,治也。」楊樹達解作「慢易」。我覺得應該就是「儉」的同義字。只是轉換另外一個層次來說。

在《禮記》裡,也提過幾次「禮之本」,〈禮器2〉說:「忠信,禮之本。」和「義理」這個「禮之文」對舉。〈昏義6〉中也根據《易經》〈序卦〉的「天地→萬物→男女→夫婦→父子→君臣」這樣的演化順序,而把昏(婚)禮當成「禮之本」。
東漢王符(85?163?)《潛夫論》〈交際10〉則認為「恭者、禮之本也。」這些雖然不是孔子的回答,但是也有參考價值。

從這裡可以看出,孔子當時就已經有人在「禮」方面是走「奢華風」,這不是現代資本主義興起之後才有的現象。很多人忽略了「禮之本」在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誤以為只又排場大,面子夠,就是「禮」。

恐怕孔子這裡沒有提到的一個「禮」的問題就是「繁瑣」。這也是墨子對儒家「厚葬」不滿的重要原因。


附錄

《禮記》〈禮器2〉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正,無文不行。
《禮記》〈昏義6〉敬慎、重正,而後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潛夫論》〈交際10〉《詩》云:「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世有大男者四,而人莫之能行也,一曰恕,二曰平,三曰恭,四曰守。夫恕者、仁之本也,平者、義之本也,恭者、禮之本也,守者、信之本也。四本並立,四行乃具,四行具存,是謂真賢。四本不立,四行不成,四行無一,是謂小人。

《禮記》〈曲禮上64〉居喪之禮,毀瘠不形,視聽不衰。升降不由阼階,出入不當門隧。居喪之禮,頭有創則沐,身有瘍則浴,有疾則飲酒食肉,疾止復初。不勝喪,乃比於不慈不孝。五十不致毀,六十不毀,七十唯衰麻在身,飲酒食肉,處於內。

《禮記》〈檀弓上56〉子路曰:「吾聞諸夫子: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

《禮記》〈禮運27〉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於天也。夫禮必本於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協於分藝,其居人也曰養,其行之以貨力、辭讓:飲食、冠昏、喪祭、射御、朝聘。
《禮記》〈禮運28〉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膚之會、筋骸之束也。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達天道順人情之大竇也。故唯聖人為知禮之不可以已也,故壞國、喪家、亡人,必先去其禮。
《禮記》〈禮運29〉故禮之於人也,猶酒之有蘗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聖王修義之柄、禮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聖王之田也。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故禮也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義者藝之分、仁之節也,協於藝,講於仁,得之者強。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八佾3〉

〈八佾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本章就三個關鍵字:仁、禮、樂。主旨也很清楚,說的就是「禮」和「樂」都要以「仁」作基礎。所以,最終的關鍵就落在「仁」這個概念上。其實,這裡提到的三項少了另外一項「義」,這四項齊全才是另一種意義的「孔門四科」,或者是顏淵問過孔子的「成人之行」(《說苑》〈辨物1〉和《孔子家語》〈顏回3〉)。﹝有空可以慢慢品味附錄所引用的文獻﹞

雖然這裡完全沒提到人名和場合。可是皇侃的注早就認為這章說的還是「季氏」:「季氏僭濫王者禮樂,其既不仁,則奈此禮樂何乎?」王夫之反對這種說法:「僭者,非其所可用之禮樂,失在禮樂。此失在仁不仁,則雖其可用之禮樂,而私欲錮蔽之人,傲慢乖戾,氣息已成,則與禮樂全不相應,有文無情,終不成禮樂也。」可是,不正是因為「季氏」這樣的人「不仁」,才會濫用禮樂,禮樂已經無法約束他們行仁,徒然成為供人觀賞的展演而已?

這裡的「而」當「若是」解,不當「能」字解。

「仁」在《論語》中出現了一百多次,許多人希望找出這其中的共同點來給它下個定義,都很難得到大家的信服。我最近閱讀一些和「全球倫理」相關的文獻,發現他們的有些發現可以挪用到這裡:這些世界級的宗教家和哲學家坐在一起開過好幾次會議,總結了世界上各文化最低的共同接受的原則只有兩項:一個是「人道原則」:把人當人看,要尊重不同性別、種族、宗教、文化的人的信仰價值等等;一個是「恕道原則」:積極來說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消極來說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覺得這兩項原則就很清楚表明了孔子說的「仁」。說白了也就是一種「修己安人」這樣的、理想的人際關係。

《詩經》開頭的第一篇,從男女關係開始,就講到這種「仁」-「禮」-「樂」三位一體的關係,是愛情社會學的老祖宗: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雖然歷來的解說對於君子是否最後求到了淑女有不同的解釋,但是一致的看法是不管求到與否,都要以禮樂相待,這樣才是一個做人(仁)的起點。

「不仁者」不只是「禮」和「樂」的問題,也有「約」(貧窮)和「樂」(快樂)的問題。〈顏淵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學做人就從做仁人開始。


附錄

〈顏淵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顏淵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衛靈公2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孟子》〈離婁上27〉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孟子》〈盡心上21〉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荀子》〈大略21〉親親、故故、庸庸、勞勞,仁之殺也;貴貴、尊尊、賢賢、老老、長長、義之倫也。行之得其節,禮之序也。仁、愛也,故親;義、理也,故行;禮、節也,故成。仁有里,義有門;仁、非其里而處之,非仁也;義,非其門而由之,非義也。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義;審節而不和,不成禮;和而不發,不成樂。故曰:仁義禮樂,其致一也。君子處仁以義,然後仁也;行義以禮,然後義也;制禮反本成末,然後禮也。三者皆通,然後道也。

《禮記》〈禮運29〉故禮之於人也,猶酒之有蘗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聖王修義之柄、禮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聖王之田也。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故禮也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義者藝之分、仁之節也,協於藝,講於仁,得之者強。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
《禮記》〈禮運30〉故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為禮不本於義,猶耕而弗種也;為義而不講之以學,猶種而弗耨也;講之於學而不合之以仁,猶耨而弗獲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樂,猶獲而弗食也;安之以樂而不達於順,猶食而弗肥也。
《禮記》〈樂記10〉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好惡著,則賢不肖別矣。刑禁暴,爵舉賢,則政均矣。仁以愛之,義以正之,如此,則民治行矣。
《禮記》〈樂記17〉天高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興焉。春作夏長,仁也;秋斂冬藏,義也。仁近於樂,義近於禮。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別宜,居鬼而從地。故聖人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禮樂明備,天地官矣。
《禮記》〈仲尼燕居3〉子貢退,言游進曰:「敢問禮也者,領惡而全好者與?」子曰:「然。」「然則何如?」子曰:「郊社之義,所以仁鬼神也;嘗禘之禮,所以仁昭穆也;饋奠之禮,所以仁死喪也;射鄉之禮,所以仁鄉黨也;食饗之禮,所以仁賓客也。」
《禮記》〈儒行18〉溫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也;孫接者,仁之能也;禮節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之文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猶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讓有如此者。
《孔子家語》〈儒行解18〉夫溫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也;遜接者,仁之能也;禮節者,仁之貌也;言談者,仁之文也;歌樂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而有之,猶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讓有如此者。
《禮記》〈聘義12〉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玟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玟之多與?」孔子曰:「非為玟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說苑》〈辨物1〉顏淵問於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行達乎情性之理,通乎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睹遊氣之源,若此而可謂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義,飭身以禮樂。夫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孔子家語》〈顏回3〉顏回問於孔子曰:「成人之行若何?」子曰:「達于情性之理,通於物類之變,知幽明之故,覩游氣之原,若此可謂成人矣。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若乃窮神知禮,德之盛也。」
《易經》〈序卦30〉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八佾2〉

〈八佾2〉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這段話不好懂。主要是典故多。這裡還是承接前一章,對於僭越禮法的批判。

首先是「三家」,就是魯國的「三桓」,也就是「仲孫、叔孫、季孫」。劉寶楠解釋:這三家都是魯桓公的後代,季氏是長子,所以在家中立了桓公的家廟,然後讓他的兄弟「叔孫」和「仲孫」都承認這樣的宗法地位,所以從氏族來看,這就是「桓族三家」。

「雍」是《詩經》〈頌〉〈周頌〉〈臣工之什〉的詩篇名稱。古注都作「雍」,可是我查回《詩經》的書都寫成〈雝〉。這是天子祭拜祖廟完畢之後要撤收祭品的時候所唱誦的詩歌。如果用「依經解經」的方法來搜尋這個「雍」字,《論語》只有這處出現是這個意思,其他都是孔子弟子仲弓的字。

「徹」在這裡是指祭典結束撤收祭品。有的版本寫成「撤」。這個字在《論語》〈顏淵9〉中還出現過一次,不過不是同樣的意思,而是指「抽十分之一稅」的特別意思,和這裡的意思完全不一樣。綜上兩則的情況來看,古書中的一字多義也不是不常見的現象。這是讀古書也要「唯變所適」的一個例證。

孔子看到三家這種僭越禮法的情況,當然很痛心。所以就引用了這首〈雝〉裡的話「相維辟公,天子穆穆」來諷刺這首樂曲和所要歌頌的人物和情境其實是不搭配的。「相」是「輔佐」;「維」是無義的虛詞;「辟公」是「諸侯」;「天子」,根據《白虎通德論》〈爵〉的解釋:「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穆穆」是指恭敬的表情。這句話有上下文,白話的大致意思是說「陪祭的臣子都是諸侯,天子的神態嚴肅靜穆」。

歌詞是這樣,可是「三家」「僭越禮法」,明明自己連第二級的「諸侯」的身份都沒有(充其量只是第三階的「卿」),更沒有天子在場,竟然也唱誦這樣的內容,這些人在唱誦這樣的歌曲內容時,難道自己都不覺得慚愧羞恥嗎?

「奚」是「何」,「取」是「取法」,「何取於三家之堂」就是說「三家之堂所表演的一切都無可取!」

同上則的問題,我們也不知道孔子何時、何地、向何人說這句話。如果只是背後批評,那又能發揮什麼作用呢?


附錄

〈顏淵9〉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詩經》〈頌〉〈周頌〉〈臣工之什〉〈雝〉有來雝雝、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天子穆穆。於薦廣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綏予孝子。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後。綏我眉壽、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白虎通德論》〈卷一〉〈爵1〉天子者,爵稱也。爵所以稱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載謂之天子,上法斗極。」《鉤命決》曰:「天子,爵稱也。」帝王之德有優劣,所以俱稱天子者何?以其俱命於天,而王治五千里內也。《尚書》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何以知帝亦稱天子也,以法天下也?《中候》曰:「天子臣放勳。」《書逸篇》曰:「厥兆天子爵。」何以「言皇」亦稱天子也?以其言天覆地載俱王天下也。故《易》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
《白虎通德論》〈獨斷〉〈卷上6〉天子,夷狄之所稱,父天、母地,故稱天子。

〈八佾1〉

〈八佾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從現在開始我們進入〈八佾〉,本篇總共26章。一般來說,《論語》的篇名是選取第一章的頭幾個字來命名的,這篇的篇名並不是排在比較前面的幾個字「季氏」而是「八佾」。皇侃認為「此不標『季氏』而以『八佾』命篇者,深責其惡,故書其事以標篇也。」清代翟灝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因為篇名並不是孔子自訂的,所以沒有褒貶在內。此外,第十六篇就叫「季氏」,這又要如何解釋?他認為這是為了避免和後面篇名重覆的權宜做法。可是,從編輯邏輯上來看,應該本篇稱為「季氏」,後面第十六篇才應該避開和此處篇名重覆而改名才是。這顯然不是個重要的問題,所以沒甚麼人願意花時間來討論這件「小事」。各位也就姑妄聽之。

《論語》的編排順序一般來說是沒有甚麼特定的意義,但是皇侃和邢昺都喜歡從其中找出一些編者的「深意」。邢昺就在此篇開頭說:「前篇論為政。為政之善,莫善禮樂。禮以安上治民,樂以移風易俗,得之則安,失之則危,故此篇論禮樂得失也。」

這裡一開始不是前面出現的套語「子曰」,而是「孔子謂季氏」。《說文》簡單說是「說」,皇侃的說法,「謂」是「評論」,而評論有當面的和背後的,孔子這裡應該是在背後評論季氏,而不是當面指陳。在〈公冶長〉前三篇中也有「子謂公冶長」、「子謂南容」,和「子謂子賤」等同樣用法。但是有時候又不像是「評論」,而有「告誡」的意思,請看〈雍也13〉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有時又不是「評論」和「告誡」,請看〈述而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別小看這裡「當面說」或「背後說」的差別。如果是「當面說」,孔子就真是實踐自己說過的「見義勇為」;如果是「背後說」,那孔子也不過是「名嘴」而已。當然,問題還要扯到「季氏」是誰的問題,這也和「當面說」和「背後說」有關。如果「季氏」早已過世,孔子也只能「背後說」;如果還活著,那麼「當面說」和「背後說」就又回到前面的疑惑上。

當時魯國「三桓」當政(「陪臣執國命」),「季氏」是「上卿」,所以皇侃認為孔子就以他為例。這裡不稱其名,而只含糊地說「季氏」,劉寶楠的說法是孔子為「尊者諱」的緣故。何晏引用馬融的說法,就指明說是「季桓子」。程樹德認為應該是「季桓子」的祖父「季平子」。有的懷疑是前面出現過的「季康子」。可惜,沒有確切的歷史資料可以證實哪種猜測是對的。

「八佾」的「佾」是一種八個人排成一列的單位。「八佾」就要用上八八六十四個人,「六佾」用六八四十八人,「四佾」依此類推。。根據《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公羊傳》在隱公五年的共同的記載都是:「天子八佾,諸公六佾,諸侯四佾。」魯國因為是周公兒子伯禽的封地,而周公又是周朝功臣,所以周天子特別恩賜魯國可以用天子八佾之樂。可是「季氏」是「魯臣」而非「魯君」,照理是沒有跳八佾舞的資格,這個沒資格的人竟然在自己家廟的庭上跳起了「八佾舞」,根本就是「僭越禮法」,這樣「亂了套」,怎麼是一個重視「禮樂制度」的孔子所看得下去而默不吭聲的事呢?

所以孔子哀嘆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是「此」,白話說就是「這樣的事情」。

這裡對於「忍」歷來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對季氏以外遵守禮法的人來說,就是「容忍」,也就是說「對於季氏這種違反禮法的事情各位大人先生竟然也能忍氣吞聲(真是有修養啊!),那朝廷還有沒有甚麼事情不能忍氣吞聲呢?」當事人可能會辯解這是「相忍為國」。可是「相忍」是「各讓一步」而不是「片面的忍讓」。《論語》另外一處出現「忍」時,也是這裡同樣的意思,請見〈衛靈公27〉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另外一種是對「季氏」說的,朱子說是「忍為」,就是「狠下心做出來」,雖然孔子不是當他面說的(我想問:孔子為什麼不跑去說給季氏聽呢?),意思就變成「這樣的僭越禮法的事情他都狠心做得出來,那還有甚麼事情是他狠心做不出來的呢?」或許孔子在此用「忍」的「雙關語」,罵到所有相關的「犯(禮之)人」和一干不作為「共犯」。

對這句話的瞭解,似乎也反應了解讀者對於孔子的先入為主觀念。如果把孔子當人,在缺乏更明確的歷史資料佐證的情況下,很難不懷疑:孔子除了罵之外,自己又做了什麼呢?上一章的結尾說:「見義不為,無勇也。」連起來讀,不是有點諷刺嗎?〈為政13〉「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又是誰說的呢?前人有人顯然更我有同樣的疑問,可是「尊孔先行」,所以推論這話可能是「孔子還未仕時」所說的。那就更有趣了,如果「未仕」時敢說,「既仕」以後就噤若寒蟬了嗎?孔子說過:「聽其言,觀其行」,他自己也該被用同樣的標準來檢驗吧?不是「反求諸己」嗎?我不是對孔子不敬,我只是想要從孔子的言行來開啟我的智慧。

最後想到,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台北孔廟都要請小朋友跳八佾舞,孔子到底會不會生氣?我曾經在去年三月天到山東曲阜孔子的墳墓前問過這個問題,當時旁邊都沒人,我苦等了大半天,沒有聽到任何回覆,也沒看到任何徵兆。回來後這麼久,也從來沒有夢過孔子。「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孔子!」

難道,他因為我上面的話懷疑他而氣到不想跟我說話?難道,他在想「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最後,回到「季氏」來,有關他的故事還多著呢,還會扯到孔門弟子,這恐怕也是「孔門功過格」可以討論的。《韓詩外傳》〈卷十14〉季氏為無道,僭天子,舞八佾,旅泰山,以雍徹,孔子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然不亡者,以冉有、季路為宰臣也。


附錄

〈八佾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雍也9〉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先進17〉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子路2〉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季氏1〉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微子3〉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閒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禮記》〈祭統33〉昔者,周公旦有勛勞於天下。周公既沒,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勛勞者,而欲尊魯;故賜之以重祭。外祭,則郊社是也;內祭,則大嘗禘是也。夫大嘗禘,升歌《清廟》,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此天子之樂也。康周公,故以賜魯也。子孫纂之,至于今不廢,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
《春秋穀梁傳》〈隱公〉〈隱公五年4〉九月,考仲子之宮。考者,何也?考者,成之也,成之為夫人也。禮,庶子為君,為其母築宮,使公子主其祭也。於子祭,於孫止。仲子者,惠公之母。隱孫而修之,非隱也。初獻六羽。初,始也。穀梁子曰:舞《夏》,天子八佾,諸公六佾,諸侯四佾。初獻六羽,始僭樂矣。《尸子》曰:舞《夏》,自天子至諸侯皆用八佾。初獻六羽,始厲樂矣。邾人、鄭人伐宋。螟。蟲災也。甚則月,不甚則時。
《春秋公羊傳》〈隱公〉〈隱公五年5〉初獻六羽。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初獻六羽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僭諸公也。六羽之為僭奈何?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諸公者何?諸侯者何?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則何以三?自陜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處乎內。始僭諸公昉於此乎?前此矣。前此則曷為始乎?此僭諸公猶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
《白虎通德論》〈卷二〉〈禮樂6〉天子八佾,諸侯四佾,所以別尊卑。樂者陽也,故以陰數。法八風、六律、四時也。八風、六律者,天氣也,助天地成萬物者也,亦猶樂,所以順氣,變化萬民,成其性命也。故《春秋公羊傳》曰:「天子八佾,諸公六佾,諸侯四佾。」《詩》曰:「大夫士,琴瑟御。」八佾者何謂也,佾者列也,以八人為行,列八八六十四人也。諸公六六為行;諸侯四四為行。諸公謂三公、二王后。大夫士,北面之臣,非專事子民者也,故但琴瑟而已。

〈衛靈公27〉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韓詩外傳》〈卷十14〉季氏為無道,僭天子,舞八佾,旅泰山,以雍徹,孔子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然不亡者,以冉有、季路為宰臣也。

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為政24〉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為政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這是〈為政〉的最後一篇,乍看之下,把這兩件是拿來一起談,有點怪異。同樣是沒有脈絡,不知道是為何和為誰這麼說。孔子的弟子中,有人是「狂派」(太過),有些是「狷派」(不及),這裡的教訓是要大家走「不過也不及」的「中庸之道」吧?

大體上這兩句話可以當成「不該做而做」和「該做而不做」的舉例,也就是行為的分際。孔子這裡是舉大家熟悉的例子,沒有太多抽象的或理論上的陳述。

先說「不該做而做的」。「非其鬼而祭之」的「其」是指「自己的」;「鬼」只是「歸」的意思,「人死了,我們說「回老家」就是這樣的意思。所以「鬼」其實就是自己過世的祖先沒有現在這種讓人毛骨悚然的意涵﹝而相對的,「神」就是生前有遺德在民者,也不是那些超自然的存在﹞。孔子認為,不是自己的祖先,幹嘛要祭祀?這就是諂媚。照這樣的邏輯,台灣七月中元節祭拜「好兄弟」也是「非其鬼而祭之」。不過,我們也可以延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精神,來替自己的諂媚行為找到一個「做慈善」的好藉口。﹝這算「巧言」嗎?﹞

再說「該做而不做的」。「見義不為,無勇也。」這裡的意思很清楚,「勇」不是黑道那種「刀光劍影」、「逞凶鬥狠」,而是「做該做的事」,英文說Do the right thing。孔子也說過:「當仁不讓於師」,不僅該做,還要搶著做,搶在老師之前做給老師看,不要再拘泥於尊卑長幼的秩序。這是孔子對於「行」與「不行」的分際,以及「仁」和「義」的變通之道,是人都該「知道」。

孔子在這裡並沒有明白說出人名和事件,所以就留下了不少好事者可以發揮的想像空間。邢昺認為:「非其鬼而祭之」指的是「魯哀公不能討伐弒君的陳成子」(〈憲問21),劉寶楠卻認為:「非其鬼而祭之」指的是「季氏旅於泰山」(〈八佾6);「見義不為」就是冉有為季氏家臣,明知老闆違反禮法去「旅於泰山而不能救」。這也算是「依經解經」的範例。

可是大家都教自己的小孩不要「見義勇為」,當然不是說這樣的行為不對,而是這樣的行為往往會替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通常老師鼓勵「見義勇為」的話,會被家長「別多管閒事」的警告給抵消掉。如果我們碰到別人不幸時,不能見義勇為,那輪到我們遭遇不幸時,我們又怎能期望別人能「見義勇為」呢?

這樣看來,社會的道德是靠少數「傻子」撐起來的。鬼神可以明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