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八佾6〉

〈八佾6〉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本章是孔子弟子冉有的初登場,一個不太好的岀場。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廿九歲,也就是大顏淵一歲。他排在「孔門四科」中的「政事」,排名在子路前面,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出現在《論語》十五章中,排出現次數第五名。他和子路一起當季氏的「宰」。這章應該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的記載。

「旅」,古注都說是一種祭典,有的書說應該作「祣」,才是祭典。有的解釋把「旅」當「陳」解,後人就有引申為跟「軍事」有關,也有解作「旅行」,這些解釋放在其他脈絡可能問題不大,但是放在這裡,卻很難說得通。還是當成「祭典」比較合情合理。根據《禮記》〈王制28〉「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禮法,季氏是傳統爵位的「卿」,連諸侯都排不上,哪有資格祭「泰山」?所以「季氏旅於泰山」是「非禮」的行為。

「子謂冉有」的「謂」就沒有〈八佾1〉「孔子謂季氏」的「謂」那種評論的意思。看上下文,大概就是對人說話的意思,好像也沒有特別是「上對下說話」的意思。

「女弗能就救與?」「女」,就是「汝」,就是「你」。「救」,是「止」,冉有是既氏家臣,君上失禮,應該加以「諫止」才算盡責。

冉有簡答「不能」,也不知有沒有試過。不過根據《論語》中有關冉有的記載,他是個容易畫地自限的人(〈雍也12〉)。讓孔子失望到嘆息:「難道泰山還不如林放?」這樣從字面上看來有點費解的話。也有人認為他的權位不夠,趕不上「老闆的一句話」。

何晏引用包咸的解釋是:「神不享非禮。林放尚知問禮,泰山之神反不如林放耶?欲誣而祭之也。」邢昺在包咸的解釋之後,又多加了幾句:「言泰山之神必不享季氏之祭。若其享之,則是不如林放也。」這些人都替「泰山之神」代言。

朱子的解釋方向略有不同:「言神不享非禮,欲季氏知其無益而自止,又進林放以勵冉有也。」朱子還引用范氏的話猜測孔子心意:「冉有從季氏,夫子豈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聖人不輕絕人,盡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之不可諫也?既不能正,則美林放以明泰山之不可誣,是亦教誨之道也。」我覺得簡單的解釋就是:「泰山之神難道因為你的祭拜就糊里糊塗保佑你,難道祂比林放還不知道「禮之本」在於自己的虔誠向道守禮的心意嗎?」

一直到現在,人們為了求福避禍,求神問卜還是最常見的手段。可是不從修身做起,而奢望神明保佑,難道神明像這些人一樣不長眼,看不見他的胡作非為,只要稍加賄賂,說說好聽話,就會繼續縱容這樣的人橫行鄉里,為惡人間?人都看得到,我們幻想比人類高超的神明怎會看不到呢?從「自欺欺人」一躍而「自欺欺神」,真是白長腦袋。孔子曾經說過:「獲罪於天,無所禱也。」(〈述而13〉)這些沒腦袋的人大概無法理解吧!


附錄

《禮記》〈王制28〉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雍也12〉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述而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