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八佾4〉

〈八佾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這裡還是延續著前面三章談「禮」。

「林放」沒被列入孔子弟子,古注也只說他是「魯人」,沒有其他資料。可是這個不知是誰的人,問了一個孔子誇獎為「大哉問」的「禮之本」問題,因此留名千古。

孔子的回答用的是「比較法」,甚至是用「層層說明法」,而不是「直說」「禮之本」。孔子用「禮」和「喪」兩個層面來回答。先從一般的「禮」而言,「儉」比「奢」重要;再從「禮」中的「喪禮」來說,「戚」(哀戚之情)比「易」重要。這在其他古籍上也有類似的記載:《禮記》〈檀弓上56〉子路曰:「吾聞諸夫子: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

在一般情況下,謹守「中庸之道」的孔子其實會強調「不要太過或不及」。根據「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的原則,孔子還是從「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角度,給了林放「禮之本」的答案:「奢」是太過,「儉」是不及,兩者相較,「儉」接近「禮之本」,大家也容易做得到。如果堅守孔子教誨的「儉」,恐怕在喪禮方面會留於過於「易」(簡易),這時候心中能有哀戚之情才是「禮之本」,大家也容易做得到。麻煩的是,如果年那點哀戚之情都沒有,那麼也就是「禮之末」了吧?《禮記》有些記載就強調一些身體上變化和外在的儀式,例如《禮記》〈曲禮上64〉。我比較喜歡的是〈禮運28〉故中提到的禮:「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達天道順人情之大竇也。」

本章其實意思也很清楚。可是歷來的註解在說明「易」這個字時,讓讀者如墬五里霧中。包咸先說:「易、和易也。」皇侃和邢昺都無異議。朱子改成「易,治也。」楊樹達解作「慢易」。我覺得應該就是「儉」的同義字。只是轉換另外一個層次來說。

在《禮記》裡,也提過幾次「禮之本」,〈禮器2〉說:「忠信,禮之本。」和「義理」這個「禮之文」對舉。〈昏義6〉中也根據《易經》〈序卦〉的「天地→萬物→男女→夫婦→父子→君臣」這樣的演化順序,而把昏(婚)禮當成「禮之本」。
東漢王符(85?163?)《潛夫論》〈交際10〉則認為「恭者、禮之本也。」這些雖然不是孔子的回答,但是也有參考價值。

從這裡可以看出,孔子當時就已經有人在「禮」方面是走「奢華風」,這不是現代資本主義興起之後才有的現象。很多人忽略了「禮之本」在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誤以為只又排場大,面子夠,就是「禮」。

恐怕孔子這裡沒有提到的一個「禮」的問題就是「繁瑣」。這也是墨子對儒家「厚葬」不滿的重要原因。


附錄

《禮記》〈禮器2〉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正,無文不行。
《禮記》〈昏義6〉敬慎、重正,而後親之,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潛夫論》〈交際10〉《詩》云:「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世有大男者四,而人莫之能行也,一曰恕,二曰平,三曰恭,四曰守。夫恕者、仁之本也,平者、義之本也,恭者、禮之本也,守者、信之本也。四本並立,四行乃具,四行具存,是謂真賢。四本不立,四行不成,四行無一,是謂小人。

《禮記》〈曲禮上64〉居喪之禮,毀瘠不形,視聽不衰。升降不由阼階,出入不當門隧。居喪之禮,頭有創則沐,身有瘍則浴,有疾則飲酒食肉,疾止復初。不勝喪,乃比於不慈不孝。五十不致毀,六十不毀,七十唯衰麻在身,飲酒食肉,處於內。

《禮記》〈檀弓上56〉子路曰:「吾聞諸夫子: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

《禮記》〈禮運27〉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於天也。夫禮必本於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協於分藝,其居人也曰養,其行之以貨力、辭讓:飲食、冠昏、喪祭、射御、朝聘。
《禮記》〈禮運28〉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膚之會、筋骸之束也。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達天道順人情之大竇也。故唯聖人為知禮之不可以已也,故壞國、喪家、亡人,必先去其禮。
《禮記》〈禮運29〉故禮之於人也,猶酒之有蘗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聖王修義之柄、禮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聖王之田也。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故禮也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義者藝之分、仁之節也,協於藝,講於仁,得之者強。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