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先進24〉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先進24〉季子然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由與求之問。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曰:「然則從之者與?」子曰:「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這章是孔子對於外人之問所提出的對子路和冉求兩位弟子的正反面評價。

季氏家的子弟請問孔子:「您的兩位弟子子路和冉求,是不是算得上大臣呢?」孔子說:「我還以為您要問別的事呢!原來是要問子路和冉求的事。所謂的大臣是以正道來服事君上的人,如果君上不遵行正道,就會諫止。我的兩位不才弟子,﹝做不到這樣,所以﹞只能算是聊備一格的具臣。」季子然又問:「所以他們對於君上交代的事情是言聽計從的囉?」孔子回答說:「﹝那倒不至於﹞如果人家要他們去殺父親和君上,他們還是不會言聽計從的。」


季子然是季氏的子弟。只有戴望說是孔子弟子季襄。可是《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和《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都沒提到這個人。孔安國認為因為這兩人到季氏門下做事,因為是孔子弟子,應該條件不差,所以季子然才有此一問。

沒想到季子然以為的「大臣」,在孔子眼裡只是「具臣」。季子然可能看到這兩人對君上言聽計從,所以符合君上需求的「大臣」條件,這是從君上觀點來看。可是「必也正名乎」的孔子,卻認為「大臣」是「以道事君,不可則止」,那種「讓君上能隨心所欲」的頂多稱為「具臣」。這兩人畢竟是孔子弟子,雖然做不到「諫止君上」,可是「弒父與君」的底線還是不會去做的。

孔子在這章只提出了「大臣」的重要特質,而沒有明白說出「具臣」的特質。在《說苑》〈臣術1〉中所舉的人臣之行的「六邪」中,「具臣」就名列第一:「安官貪祿,營於私家,不務公事,懷其智,藏其能,主饑於論,渴於策,猶不肯盡節,容容乎與世沈浮上下,左右觀望,如此者具臣也。」這似乎也不只是孔子此處所講的「諫止」這樣的事情而已。子路後來還因為自己覺得拿人薪水,不能不替人排憂解紛,就因此赴死。似乎也和此處說的「具臣」不符。《前漢紀》〈孝昭皇帝紀15〉中也有「具臣」之說:「奉法守職,無能往來,是謂具臣。」恐怕比較貼近此章的含義。

在〈先進22〉我們看到孔子對這兩位弟子有不同的評價,這一章應該彰顯這兩位弟子做為人臣的另外一面。

孔子的這種正反兩面評斷正符合現代推薦信對於被推薦人的優缺點都要敘述的要求。

專制時代,為人臣是讀書人很高的成就。所以如何當臣的「臣術」就很重要。《說苑》〈臣術1〉就提到了「六正六邪」的人臣之行。所謂「六正」是:「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和「直臣」;「六邪」是:「具臣」、「諛臣」、「姦臣」、「讒臣」、「賊臣」和「亡國之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說苑》〈臣術1〉人臣之術,順從而復命,無所敢專,義不苟合,位不苟尊;必有益於國,必有補於君;故其身尊而子孫保之。故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則榮,犯六邪則辱,夫榮辱者,禍福之門也。何謂六正六邪?六正者:一曰萌芽未動,形兆未見,昭然獨見存亡之幾,得失之要,預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處,天下稱孝焉,如此者聖臣也。二曰虛心白意,進善通道,勉主以體誼,諭主以長策,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功成事立,歸善於君,不敢獨伐其勞,如此者良臣也。三曰卑身賤體,夙興夜寐,進賢不解,數稱於往古之德行事以厲主意,庶幾有益,以安國家社稷宗廟,如此者忠臣也。四曰明察幽,見成敗早,防而救之,引而復之,塞其間,絕其源,轉禍以為福,使君終以無憂,如此者智臣也。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職事,辭祿讓賜,不受贈遺,衣服端齊,飲食節儉,如此者貞臣也。六曰國家昏亂,所為不道,然而敢犯主之顏面,言君之過失,不辭其誅,身死國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是為六正也。六邪者:一曰安官貪祿,營於私家,不務公事,懷其智,藏其能,主饑於論,渴於策,猶不肯盡節,容容乎與世沈浮上下,左右觀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為皆曰可,隱而求主之所好即進之,以快主耳目,偷合苟容與主為樂,不顧其後害,如此者諛臣也。三曰中實頗險,外容貌小謹,巧言令色,又心嫉賢,所欲進則明其美而隱其惡,所欲退則明其過而匿其美,使主妄行過任,賞罰不當,號令不行,如此者姦臣也。四曰智足以飾非,辯足以行說,反言易辭而成文章,內離骨肉之親,外妒亂朝廷,如此者讒臣也。五曰專權擅勢,持招國事以為輕重於私門,成黨以富其家,又復增加威勢,擅矯主命以自顯貴,如此者賊臣也。六曰諂言以邪,墜主不義,朋黨比周,以蔽主明,入則辯言好辭,出則更復異其言語,使白黑無別,是非無間,伺侯可推,而因附然,使主惡布於境內,聞於四鄰,如此者亡國之臣也,是謂六邪。賢臣處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術,故上安而下治,生則見樂,死則見思,此人臣之術也。
《前漢紀》〈孝昭皇帝紀15〉故有六王,亦有六臣:有王臣、有良臣、有直臣、有具臣、有嬖臣、有佞臣。以道事君,匪躬之故,達節通方,立功興化,是謂王臣。忠順不失,夙夜匪懈,順理處和,以輔上德,是謂良臣。犯顏逆意,抵失不撓,直諫遏非,不避死罪,是謂直臣。奉法守職,無能往來,是謂具臣。便嬖苟容,順意從諛,是謂嬖臣。傾險讒害,誣下惑上,專權擅寵,唯利是務,是謂佞臣。或有君而無臣,或有臣而無君。同善則治,同惡則亂,雜則交爭。故明主慎所用也。六主之有輕重,六臣之有簡易。其存亡成敗之機,在於是矣!可不盡而深覽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