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述而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述而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這章還是孔子自述他的教學法。

因為這句話像《論語》很多篇一樣都沒有主詞,前八個字的解釋,因此就至少就有下面兩種解釋:

一種是從師生互動的觀點來看,前兩個字講學生,後兩個字講老師:
學生要是自己不發憤,我就沒辦法啟發他的智慧。學生要是自己不先求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我也不能啟發他的智慧。

也有將這章轉向學習前該有的態度和結果,和孔子教學無關:「『不憤不啟』:自己不能發憤,就不能開啟自己的智慧。『不悱不發』,自己不能一心求通,就不能發現自己所未知。」(許仁圖‧《子曰論語》上冊,第339頁)


「憤」、皇侃說:「謂學者之心思義未得而憤憤然」,朱子說法類似:「心求通而未得之意」,簡單說就是「發憤學道」。「啟」、《說文》說是「教也」,皇侃和邢昺都說「開也」,朱子特別順著前面的解釋表明是「開其意」,簡單說就是「啟發智慧」和下面的「發」是同樣的意思。「悱」皇侃說:「謂學者之口欲有所諮而未能宣悱悱然也」,朱子說法類似:「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就是學了之後的表達。皇侃說:「發、發明也」,朱子也順著前面的解釋說是「達其辭」,也和前面一樣是「啟發智慧」。

現在講究的「啟發式教學」的用詞就是來自這章。這種教學方法要先安排好特殊的環境,鼓勵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且解決問題。這裡的「不憤」和「不悱」都是學生主動學習時碰到的困難,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老師才加以「啟發」,讓他開啟智慧,進一步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最後一句通常都是這麼解釋的:

舉例時說明了一個角的情況,他還不能從此類推到其他三個角的情況,我就不再教這樣﹝愚笨﹞的學生。

「隅」是「角」。「反」、朱子說是「還以相證」,就是被啟發後的聯想反應。「復」、朱子說是「再告也」,我覺得應該是「再用同樣的例子解說」。

我覺得傳統把「則不復也」解釋成「不再教這樣的學生」,會讓孔老夫子的「至聖先師」招牌失靈。真正的「至聖先師」、「有教無類」、「學不厭,誨不倦」,怎麼就因為學生不懂,就嫌學生笨,然後就放棄教育學生的機會呢?現代很多老師確實是這樣的,就以為自己是學孔子,真是可怕的誤解。

許仁圖學長這章的「不」應該做「不能」解,很有啟發性。不過,所未的「不復」解成「不能回復全貌」就有點費解。

我覺得從正能量立場來看孔子,「則不復也」應該是「就不再用同一個學生不懂的例子﹝,而要舉一個他聽得懂得例子﹞」。會教書的老師,因材施教,就是要讓不同資質的學生都能懂才對。也就是根據同樣的原則,我才會覺得〈雍也26〉「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是這樣的意思。這樣才能配合上孔子自述的「誨不倦」的精神。這是我的「依經驗解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雍也26〉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子罕8〉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