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顏淵22〉樊遲問仁

〈顏淵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這是樊遲請教孔子「仁」和「知」(智)的問題。在〈雍也22〉他就問過一次同樣的問題,在〈子路19〉又問過一次「仁」,所以他總共問過三次「仁」,問過兩次「知」(智)。孔子每次的回答也都不一樣。這章的重點放在「知」(智),樊遲聽完沒懂,子夏再解釋,則完全讓孔子答案的境界降至一個更低的境界。

樊遲請教孔子仁的問題。孔子回答說:「愛人」。再請教「知」(智)的問題。孔子回答說:「知人」。樊遲聽了還是不懂。孔子就再說明:「薦舉正直的人安插在不正直的人之間,這樣就能讓不正直的人﹝以正直的人為榜樣而﹞變得正直。」樊遲﹝還是沒懂,又不敢再問,就﹞退出來。剛好碰到﹝小八歲的﹞學弟子夏,就跟他說:「我剛剛面見老師請教知(智)的問題,老師說:『薦舉正直的人穿插在不正直的人之間,這樣就能讓不正直的人﹝以正直的人為榜樣而﹞變得正直。』這是什麼意思啊?」子夏聽完說:「老師這話說的真是富有深義啊!舜治理天下的時候,從群眾中薦舉了皋陶,這樣不仁的人就會潛移默化﹝或遠走他鄉﹞。湯治理天下的時候,從群眾中薦舉了伊尹,不仁的人就會潛移默化﹝或遠走他鄉﹞。」


樊遲小孔子三十六歲,子夏小孔子四十四歲,所以樊遲是大八歲的學長。可是樊遲顯然自覺自己的領悟力不高,所以才請教學弟老師教誨的意思。樊遲顯然知道「愛人」的意思,他不解的是「知人」。

「錯」、皇侃說是「廢」,黃懷信說是「錯同措,置也」,我認同這樣的解釋。「枉」、皇侃說是「邪」。「富」是「盛」(孔安國和皇侃)或「備」(劉寶楠)。「遠」,古注似乎都以「遠惡行」(皇侃)或「變於不覺」(戴望)這種「風行草偃」或「潛移默化」的觀點來解釋,而不是遠走他鄉﹝特別是皇侃引用蔡謨的說法﹞。可是我覺得在實際生活中這些人遠走他鄉的可能性是比改過遷善要高很多的。

樊遲不懂得的是孔子說的「知人」,可是子夏的回答裡面似乎把「愛人」和「知人」結合起來看,也就是「知人包括愛人」,才有「不仁者遠矣」的解釋。

孔子對樊遲三次問仁的答覆中,這次是走極簡路線。在〈雍也22〉中,他說的是「仁者先難而後獲」,在〈子路19〉他說的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這都可以涵括在「愛人」之下。

另一次孔子在解答樊遲問「知」時,說的是:「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和這裡的「知人」不在一個層次上。不過,都是從治民的立場來說的,不是一般人民之間的情況。

其實孔子說的「知人」,是當政者的「知人之明」和「知人善任」。《大戴禮記》〈主言9〉中孔子就說過一段類似此章「愛人」和「知人」的話:「仁者莫大於愛人,知者莫大於知賢,政者莫大於官賢,有土之君脩此三者,則四海之內拱而俟,然後可以征。」這裡除了「知賢」,還明白說出了「官賢」,這就是「知人善任」。

另一個很精彩的故事,可惜沒收到《論語》裡:有一次子路、子貢和顏淵三位弟子在場,孔子就出了「知(智)者若何?仁者若何?」的題目來測驗這三位弟子:子路的答案是:「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強調的是自己的行為要讓別人肯認,孔子評論說:「真是一個士啊!」:子貢的答案是:「知者知人,仁者愛人」,就是孔子在這裡的說法,孔子評論說:「真是一個士君子啊!」;顏淵的答案是:「知者自知,仁者自愛」,完詮釋「反求諸己」,孔子的評論是:「真是一位明君子啊!」(《荀子》〈子道6〉)﹝《孔子家語》〈三恕8〉中孔子對於前兩位的評論都是「士」,對於顏淵的評論是「士君子﹞﹞。特別值得注意得是:子貢用了孔子在此的答案,可是卻沒得到比顏淵更高的評價。

子貢大概很納悶為什麼孔子沒有給他最高的評價呢?他給得畢竟是老師曾經給過的答案啊!

您覺得這是為什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雍也22〉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子路19〉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為政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顏淵21〉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脩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脩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子路4〉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為政19〉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孟子》〈告子下31〉孟子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大戴禮記》〈主言9〉曾子曰:「敢問:何謂也?」孔子曰:「昔者明主以盡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數;既知其數,又知其所在。明主因天下之爵,以尊天下之士,此之謂『至禮不讓而天下治』。因天下之祿,以富天下之士,此之謂『至賞不費而天下之士說』。天下之士說,則天下之明譽興。故曰:所謂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親者也。所謂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所謂天下之至明者,能選天下之至良者也。此三者咸通,然後可以征。是故仁者莫大於愛人,知者莫大於知賢,政者莫大於官賢,有土之君脩此三者,則四海之內拱而俟,然後可以征。明主之所征,必道之所廢者也。彼廢道而不行,然後誅其君,致其征,弔其民,而不奪其財也。故曰:明主之征也,猶時雨也,至則民說矣。是故行施彌博,得親彌眾,此之謂『衽席之上乎還師』。」
《荀子》〈子道6〉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對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貢入,子曰:「賜!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貢對曰:「知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君子矣。」顏淵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顏淵對曰:「知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明君子矣。」
《孔子家語》〈三恕8〉子路見於孔子。孔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對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路出,子貢入。問亦如之,子貢對曰:「智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矣。」子貢出,顏回入。問亦如之,對曰:「智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士君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