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淵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這章是《論語》中拿君子和小人對舉的十七章之一(請參考附錄)。
孔子說:「君子鼓勵人向善,做好事,遏止人作壞事。小人剛好相反。」
邢昺的解釋不錯:「此章言君子之於人,嘉善而矜不能,又復仁恕,故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也。小人則妒賢樂禍,而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故曰反是。」
〈堯曰2〉也和本章一樣,有美惡對舉的例。孔子回答子張從政的問題時,提出:「尊五美,屏四惡」:「五美」就是「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而「四惡」則是「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這是倒數第二篇,以後會說到,請期待﹞
這裡說的「美」也可以說就是「善」或是「善道」,「惡」就是「惡道」。孔子提醒弟子要「舉善而教不能」(〈為政2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22〉),「擇其善者而從之」(〈述而28〉),「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泰伯1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季氏11〉)。可是孔子也強調不能從鄉人﹝現在的網路鄉民?﹞的意見當成道德的判準,他覺得要區分「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子路24〉),這對於「民粹」的時代,是很好的當頭棒喝。「不善不能改」(〈述而3〉)是孔子憂慮的事情之一。
《禮記》〈大學1〉的三綱:「明明德、親(新)民、止於至善」,更把「善」當成「大學之道」的終極目標。
有幾本古籍引用到這章的話:《說苑》〈君道5〉中孔子回答魯哀公時,就提到「惡惡道不能甚,則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甚,則百姓之親之也,亦不能甚。」魯哀公聽完就說:「善哉!吾聞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微孔子,吾焉聞斯言也哉?」這裡也把「美」和「惡」分別當成「善道」和「惡道」。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16〉則提到君子不先懷疑別人別有用心,也不懷疑別人的信用,而且也原諒別人的過錯,就就是「成人之美」。這和孔子讚美顏淵「不貳過」是一樣的道理。換句話說,「不貳過」就是消極的「善道」。
《春秋穀梁傳》〈隱公元年1〉說的則是「《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指的是鼓勵人的行事動機良善,而不在乎結果。舉的例子就是魯隱公要讓位給魯桓公,結果桓公等不及就先把隱公殺了,所以還是讚美不該讓國的隱公而彰顯桓公的惡行。這裡的「成人之美」也是讚美人走向善道的心意,而誅伐走向惡道的人。
這裡對待善惡的態度,其實不是通常誤會的「隱惡揚善」,而是「遏惡揚善」(《易經》〈大有1〉),差別就在於對於「惡道」採取現代所謂「零容忍政策」。「隱惡」的結果往往造成「姑息養奸」的意外結果。
孔子鼓勵人當君子,鼓勵人「己立立人」和「己達達人」(〈雍也30〉),這是基極向善的精神。
老子《道德經2》中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看起來好像是在跟孔子唱反調。可是老子雖然沒有教人「成人之美」,但也絕對沒教人「成人之惡」,這樣說來,兩人的立場至少不是南轅北轍的差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堯曰2〉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為政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述而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28〉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泰伯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子路24〉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季氏11〉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述而3〉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禮記》〈大學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說苑》〈君道5〉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對曰:「有之。」哀公曰:「何為其不博也?」孔子對曰:「為其有二乘。」哀公曰:「有二乘則何為不博也?」孔子對曰:「為行惡道也。」哀公懼焉。有間曰:「若是乎君子之惡惡道之甚也!」孔子對曰:「惡惡道不能甚,則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甚,則百姓之親之也,亦不能甚。」《詩》云:『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詩之好善道之甚也如此。哀公曰:「善哉!吾聞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微孔子,吾焉聞斯言也哉?」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16〉君子不先人以惡,不疑人以不信;不說人之過,成人之美;存往者,在來者,朝有過,夕改,則與之;夕有過,朝改,則與之。
《春秋穀梁傳》〈隱公元年1〉元年春,王正月。雖無事,必舉正月,謹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取為公也。君之不取為公何也?將以讓桓也。讓桓正乎?曰不正。《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隱不正而成之,何也?將以惡桓也。其惡桓何也?隱將讓而桓弒之,則桓惡矣。桓弒而隱讓,則隱善矣。善則其不正焉何也?《春秋》貴義而不貴惠,信道而不信邪。孝子揚父之美,不揚父之惡。先君之欲與桓,非正也,邪也。雖然,既勝其邪心以與隱矣,已探先君之邪志而遂以與桓,則是成父之惡也。兄弟,天倫也。為子受之父,為諸侯受之君,已廢天倫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若隱者可謂輕千乘之國,蹈道則未也。
《易經》〈大有1〉象傳: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雍也30〉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道德經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附錄:《論語》中君子和小人對舉的篇章
〈為政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里仁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里仁16〉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雍也13〉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述而3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顏淵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子路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25〉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子路26〉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憲問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憲問23〉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衛靈公2〉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衛靈公21〉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衛靈公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季氏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陽貨4〉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陽貨23〉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