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八佾26〉居上不寬

〈八佾26〉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皇侃認為本章是「譏當時失德之君」。這裡還是談當上司的人該有的基本禮節。這章是〈八佾〉的最後一章,似乎也有深意。

「居上不寬」的「居上」是「居上位的人」。「寬」和「苛」是相對的,《論語》兩度說到「寬則得眾」(〈陽貨6〉和〈堯曰1〉)。這裡的「寬」也就是「居上者」要先自修「文德」,才能讓「近悅遠來」。舜在即位之後,就請「契」當「司徒」(相當現在的「民政」),謹慎宣導人民要在五倫關係上有基本的禮節(敬敷五教),處處要以「寬」為念(《尚書》〈虞書〉〈舜典11〉、《史記》〈五帝本紀24〉和〈殷本記1〉)。其實「苛政猛於虎」的故事就是警惕當政者要「寬」:孔子有一次和弟子經過泰山山腳下,聽到有婦人哭著悼念自己被老虎咬死的兒子,很好奇她屢遭虎患而失去了公公、丈夫和兒子三代男子,為什麼還不搬家而甘冒這種隨時會被老虎咬死的危險,沒想到婦人竟然回答因為這裡雖有老虎,但無苛政。「苛政猛於虎」,所以百姓就用腳投票,選擇離開父母之邦,讓人不勝唏噓。(《禮記》〈檀弓下193〉)

接下來的兩個部分強調得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內心的真心感受。這就是林放所問的「禮之本」(〈八佾4〉)。孔子當時就回答「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此處顯然也是同樣的回答:「禮」強調要配合「敬」,「喪」要配合「哀」(也就是「戚」)。《論語》中也兩次說到「喪思哀」(〈子張1〉和〈子張14〉)。

不過也有的古書記載說:「喪」也該和「禮」一樣,應該是「敬」重於「哀」。(《禮記》〈雜記72〉和《孔子家語》〈子貢問9〉)

「觀」,不只是「看」,劉寶楠強調是指「觀禮」,還說「禮無足觀,斯懈於位,而民不可得而治也。」

有一個故事很可以看出孔子對於喪禮其實也不是那麼不知變通的。孔子的弟子子夏和閔子騫在各自的「三年之喪」完畢後去拜見孔子。孔子都拿琴來讓他們彈。結果子夏心情愉快彈琴,而閔子騫卻仍然心中悲戚。孔子認為兩人都是「君子也」。子貢不解孔子對兩人的「哀已盡」和「哀未盡」的不同情感表現卻給於同樣的評價,孔子強調兩人雖然心情不同,但都能以禮節之,所以都稱得上是「君子」。(《禮記》〈六本5〉)

這個故事呼應了〈中庸〉上說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情感表達能「發乎情,止乎禮」才是王道。這也孔子希望「觀」的地方。




附錄

《禮記》〈曾子立事30〉臨事而不敬,居喪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則吾無由知之矣。
〈陽貨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堯曰1〉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春秋繁露》〈仁義法1〉是故以自治之節治人,是居上不寬也;以治人之度自治,是為禮不敬也。為禮不敬,則傷行而民弗尊;居上不寬,則傷厚而民弗親。弗親則弗信,弗尊則弗敬。二端之政詭於上,而僻行之則誹於下,仁義之處可無論乎?夫目不視弗見,心弗論不得。雖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雖有聖人之至道,弗論不知其義也。
《尚書》〈虞書〉〈舜典11〉帝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
《史記》〈五帝本紀24〉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
《史記》〈殷本記1〉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
《禮記》〈檀弓下193〉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貢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顏淵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子路4〉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孟子》〈離婁下54〉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
《禮記》〈檀弓上56〉子路曰:「吾聞諸夫子: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
《禮記》〈哀公問6〉公曰:「寡人雖無似也,愿聞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聞乎?」孔子對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矣,大昏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親迎,親之也。親之也者,親之也。是故,君子興敬為親;舍敬,是遺親也。弗愛不親;弗敬不正。愛與敬,其政之本與!」

〈八佾4〉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子張1〉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子張14〉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禮記》〈曲禮上67〉臨喪則必有哀色,執紼不笑,臨樂不嘆;介胄,則有不可犯之色。故君子戒慎,不失色於人。
《禮記》〈檀弓下136〉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禮記》〈少儀25〉賓客主恭,祭祀主敬,喪事主哀,會同主詡。軍旅思險,隱情以虞。
《禮記》〈雜記72〉子貢問喪,子曰:「敬為上,哀次之,瘠為下。顏色稱其情;戚容稱其服。」
《孔子家語》〈子貢問9〉子貢問居父母喪,孔子曰:「敬為上,哀次之,瘠為下,顏色稱情,戚容稱服。」
《禮記》〈問喪6〉喪禮唯哀為主矣。女子哭泣悲哀,擊胸傷心;男子哭泣悲哀,稽顙觸地無容,哀之至也。
《禮記》〈六本5〉子夏三年之喪畢,見於孔子。子曰:「與之琴。使之絃。」侃侃而樂,作而曰:「先王制禮,不敢不及。」子曰:「君子也!」閔子三年之喪畢,見於孔子。子曰:「與之琴,使之絃。」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王制禮,弗敢過也。」子曰:「君子也!」子貢曰:「閔子哀未盡,夫子曰:君子也。子夏哀已盡,又曰:君子也。二者殊情,而俱曰君子,賜也惑,敢問之。」孔子曰:「閔子哀未忘,能斷之以禮;子夏哀已盡,能引之及禮;雖均之君子,不亦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