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從這章開始進入〈里仁〉,皇侃認為本篇和前篇是有關聯性:「所以次前者,明季氏之惡由不近仁,今示避惡從善,宜居仁里,故以〈里仁〉次於〈季氏〉﹝應為〈八佾〉﹞也。」
「里」,有作名詞解,就是鄰里,鄉里,也就是人所居住的地方;有作動詞解,就是「居住」的意思。「里仁」則可以解釋成「仁者所居之處」,或是「有仁厚之俗的地方」。「美」,就是美在有仁人,或是有善良風俗。孔子強調「居無求安」(〈學而14〉),要求的就是這裡說的「美」。
「擇」是「求」,也是「選擇」。劉寶楠特別強調古代的君王習慣把不同類的人分住在不同的地方,這叫「別地居民」,也因此,自己有仁者之名,才會被分派到「仁里」居住。大部分人沒注意到古代住居是不能自己選擇的,所以都將「擇」當成「選擇」講。可是《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好像選擇居所又不是那麼不自由。許多人承上文的「里仁」來解釋這裡的「擇」是「擇居」﹝古人也稱「卜居」﹞,也有人把前面的「里仁」當成「引子」,強調「擇」甚麼都要像「擇居」那樣以「仁」為目標,所以就把「擇」擴大到各種人生的選擇,譬如說「擇業」、「擇偶」、「擇友」。孟子是最早作「擇業」解釋的人,他拿賣弓箭的人和賣盾牌的人來譬喻,賣弓箭的人就怕自己的弓箭傷不了人,賣盾牌的人擔心的是自己的盾牌檔不住弓箭。他沒說不要去賣弓箭﹝沒人賣箭,也就不需要盾牌了,為了和平,兩人一起失業﹞,只說選擇職業不可不謹慎。
「知」就是「智」,這種「智」是懂得「是非善惡」、「近退存亡」的生存和生命智慧。
孔門後人荀子說得更清楚:「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就是要靠外在的正能量強化我們自己的正能量。(《荀子》〈勸學6〉)
孔子這裡要大家和仁人多多相處,也就是「就有道而正焉」(〈學而14〉)。因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身處「仁人」身旁,我們感受的正能量多,我們也從「仁人」的身教中,潛移默化學習行正道。
我常舉的例子就是:一群人闖紅燈過馬路,如果只有一個人闖,其他人都遵守交通規則,容易讓拿不定主意的人跟著守規矩;如果大家都闖紅燈,只有一兩個人遵守交通規則,拿不定主意的人也容易從眾而闖紅燈。這就是孔子說的「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的正向「從眾心理」。
社會上如果大家都在自己犯錯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自己犯錯,而是「別人也這樣,為什麼我這麼倒楣被抓」,那麼這個社會的道德還沒內化到這些人內心,也反映出「里不仁,人不美」。
附錄
〈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孟子》〈公孫丑上7〉孟子曰:「矢人豈不仁於函人哉?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禦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無禮、無義,人役也。人役而恥為役,由弓人而恥為弓,矢人而恥為矢也。如恥之,莫如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荀子》〈勸學6〉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