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子罕8〉吾有知乎哉?無知也。

〈子罕8〉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這章的主旨,古人多半認為是孔子教人的方法。劉寶楠就說:「夫子應問不窮,當時之人遂謂夫子無所不知,故此謙言『無知也』」。我覺得應該是孔子碰到有人問到自己不懂的事情時的態度。

孔子說:「我無所不知嗎﹝或:我是個有智慧的人嗎﹞?不是這樣的。有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來問我﹝一些事﹞,我如果一無所知,我會竭盡所能,把握住問題的兩端,然後﹝經過反覆的詰問﹞尋求答案。」

這裡的「知」,何晏說得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知意之知」,皇侃的解釋好些:「知謂有私意於其間之知也」,這種解釋也表明孔子對學生或陌生的請教者都不藏私,無隱瞞(〈述而24〉),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朱子把這裡的「知」當成「知識」,說是「孔子謙己無知識」,如果真是這樣,孔子也太虛偽了。


我覺得如果要從上下文和自身教學經驗來看,老師對於教學內容當然知道的比較多,但不至於到無所不知的地步。這章說得應該是孔子自述碰到自己無知時的對應方法。孔子教誨過子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17〉),這裡孔子並沒有因為自己「無知」就跳過「誨人不倦」的機會。

「鄙夫」應該不是用來罵有心求教人的話。如果學生問到老師不會的問題,老師就這樣罵將開來,這樣誰還敢跟孔子求教?〈陽貨15〉提到過「患得患失」的「鄙夫」,恐怕是那種不走中庸之道,而心中無定見的人。這樣的人才容易向人求教﹝當然這樣的人往往在找人諮詢之外,還會求神問卜﹞。至少這樣的人還願意學,不像〈泰伯16〉所說的那些「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讓孔子也拿他沒辦法的那種人。

「空空如也」,古注都認為「無知的狀態」,是「鄙夫」的狀態,可是我認為「鄙夫」是「好走極端而無定見的人」,並非一無所知的人,是有所知,但因為「患得患失」,所以無法下決定,絕不是一無所知的「空空如也」。「空空如也」恐怕是孔子自己對所問問題的「無知」狀態。

孔子並沒有因為自己對問題的「無知」就拒絕回答。「扣」,朱子說是「發動」,我覺得解成「執」,就是「抓住」比較好。他還是「扣其兩端而竭焉」。這「兩端」是「鄙夫」所持的不能下決定的「兩端」,例如〈陽貨15〉中所說的「得」和「失」就是最好的例子。在《禮記》〈中庸6〉裡,孔子就誇講過:「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孔子祖述「堯舜」,本章的「扣其兩端而竭焉」就是效法舜的「執兩用中」。至於荀子也說過「榮辱」的「兩端」,恐怕也有點關係。其他的「兩端」應該也可以「舉一反三」加以類推。從兩個極端的不斷討論,不斷換位思考,最後得到一個合乎中道的答案和決定。

這種「執兩用中」的教學方法,也是應證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8〉)自己有心求通,自己也願意發憤學習,有這樣的準備,才容易學的好。

孔子針對子路和冉有問「問斯行諸」時給了兩個不同的答案(兩端),公西華不明白老師的立場,孔子才告訴他這是「因材施教」。這可能可以算是個接近本章的例子。

希臘的哲人蘇格拉底常常用正反兩面的追問法來回應別人問他的問題,似乎比較像是孔子這裡的說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述而24〉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為政17〉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陽貨15〉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泰伯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述而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禮記》〈中庸6〉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荀子》〈正論37〉是有兩端矣。有義榮者,有埶榮者;有義辱者,有埶辱者。志意脩,德行厚,知慮明,是榮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謂義榮。爵列尊,貢祿厚,形埶勝,上為天子諸侯,下為卿相士大夫,是榮之從外至者也,夫是之謂埶榮。流淫汙僈,犯分亂理,驕暴貪利,是辱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謂義辱。詈侮捽搏,捶笞臏腳,斬斷枯磔,藉靡后縛,是辱之由外至者也,夫是之謂埶辱。是榮辱之兩端也。
〈先進22〉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