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子罕25〉主忠信

〈子罕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這章和〈學而8〉後段的文字一模一樣,缺了「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一句。程樹德認為這是因為《論語》不出於一人之手,所以才會有重覆。還有一個用字的不同,本章的「毋」在那章作「無」。

這章講的是修己安人的具體實踐。

孔子說:「﹝做人﹞要以負責任、講信用,不要認為有人不如自己,﹝如果﹞犯了錯,知道了就要馬上改正。」

這章沒有難懂的字。



孔子強調「忠信」,也經常一起提到這兩種德行。分開說是:忠於事,信於人。「忠」是「盡己」,不是後代強調的「賣命」;「信」則是和人之間的雙向道德,被別人相信同時也相信別人。他認為到處都可以找到「忠信如他自己」的人(〈公冶長28〉)。他也提到「忠信和徙義(改過向善)」是崇德的表現(〈顏淵10〉)。他甚至認為,「言忠信」是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衛靈公6〉)。可是顯然「忠信」還是不夠的,必須由禮來節制(《禮記》〈禮器34〉),必須要好學(〈公冶長28〉)才能止於至善。在《禮記》〈儒行〉(《孔子家語》〈儒行解〉中的文字幾乎相同)中,他幾度提到「忠信」:「懷忠信以待舉」、「忠信以為寶」、「忠信以為甲冑」。在《禮記》〈大學1〉中,他也提到「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易經》〈乾卦〉〈文言12〉也提到有了「忠信」才能「進德」。以上所舉,都說明忠信是孔門的基礎德行。

忠信是對事也是對人的。不過,「毋有不如己者」進一步對於人際關係做出導引。一般都說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我小時候,老師也一在告誡「不要跟壞同學學」,所謂的「壞同學」就是那些功課不好的同學。我跟了毓老師念書,才知道這裡說的是「每個人都有特長,要跟人家學自己沒有的特長,不要看不起人,不要自以為自己偉大」,而且老師也進一步解釋:「如果大家都跟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那麼比我們好的人為什麼要跟我們這些比他們差的人交朋友呢?」這種說法給了當時的我一記當頭棒喝。

最後一句是在「主忠信」和「毋有不如己者」之餘,提醒「假如萬一」有犯錯的情況,就要馬上改正。孔子在回憶到顏淵的好學時,只提到「不遷怒」和「不貳過」兩件事(〈雍也3〉),可見他對於改過的重視。孔門弟子對此也多所論述,都強調要改,要快改(〈衛靈公30〉、〈子張8〉和〈子張21〉)。

《孔子家語》〈屈節解4〉有個有趣的故事:被孔子戲稱過「賊」的原壤的母親過世了,孔子打算幫忙葬禮的事。子路不太懂孔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就引用了「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的話,來質疑孔子好像有些「怕」,乾脆不要去做算了。孔子說:「幫人辦喪事是應該的」更何況是老朋友的關係。後來原壤失禮地爬上棺材上唱歌。讓子路更是覺得孔子應該跟這樣失禮的人絕交,這樣才是「無友不如己者」。孔子卻替他的老友緩頰說:「既然是親人朋友,就不要因為這樣的小事而斷絕關係。故事到此結束。沒說孔子有沒有勸勸原壤「過則勿憚改」。但是孔子為了鄉黨而「赦小過」的立場,子路大概是很不高興的。他也許認為孔子這樣作根本就是「知行不一」。這就是老師的變通和弟子的不知變通。這也讓我想回上一章的「法語之言」和「巽與之言」,重點都在「改之為貴」﹝「繹」也解作「改」的話﹞。

《論語》沒收這個故事,可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公冶長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顏淵10〉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
〈衛靈公6〉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禮記》〈禮器34〉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茍無忠信之人,則禮不虛道。是以得其人之為貴也。
《禮記》〈中庸21〉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廩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禮記》〈儒行3〉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孔子家語》〈儒行解4〉孔子侍坐,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強學以待問,懷忠信以待舉,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禮記》〈儒行6〉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為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難得而易祿也,易祿而難畜也,非時不見,不亦難得乎?非義不合,不亦難畜乎?先勞而後祿,不亦易祿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孔子家語》〈儒行解7〉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而仁義以為土地;不求多積,而多文以為富;難得而易祿也,易祿而難畜也;非時不見,不亦難得乎?非義不合,不亦難畜乎?先勞而後祿,不亦易祿乎?其近人情有如此者。
《禮記》〈儒行6〉儒有忠信以為甲胄,禮義以為干櫓;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孔子家語》〈儒行解10〉儒有忠信以為甲冑,禮義為干櫓;戴仁而行,抱義而處;雖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者。
《禮記》〈儒行12〉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禮之以和為貴,忠信之美,優游之法,舉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其寬裕有如此者。
《禮記》〈大學1〉《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老子道德經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韓非子》〈解老6〉禮為情貌者也,文為質飾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質而惡飾。夫恃貌而論情者,其情惡也;須飾而論質者,其質衰也。何以論之?和氏之璧,不飾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至美,物不足以飾之。夫物之待飾而後行者,其質不美也。是以父子之間,其禮樸而不明,故曰:「禮薄也。」凡物不並盛,陰陽是也。理相奪予,威德是也。實厚者貌薄,父子之禮是也。由是觀之,禮繁者實心衰也。然則為禮者,事通人之樸心者也。眾人之為禮也,人應則輕歡,不應則責怨。今為禮者事通人之樸心,而資之以相責之分,能毋爭乎?有爭則亂,故曰:「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乎。」
《易經》〈乾卦〉〈文言12〉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脩業,忠信,所以進德也,脩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无咎矣。」
〈學而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衛靈公10〉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季氏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季氏5〉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雍也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衛靈公30〉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張8〉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子張2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家語》〈屈節解4〉孔子之舊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將助之以木槨。子路曰:「由也昔者聞諸夫子,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夫子憚矣。姑已,若何?」孔子曰:「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況故舊乎?非友也,吾其往。」及為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遂歌曰:「狸首之班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之隱佯不聞以過之。」子路曰:「夫子屈節而極於此,失其與矣。豈未可以已乎?」孔子曰:「吾聞之,親者不失其為親也,故者不失其為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