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八佾15〉子入大廟每事問

〈八佾15〉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這章明白記載孔子在魯國當官助祭太廟「問禮」時,遭到旁人的質疑以及孔子的答覆。〈鄉黨14〉只記載了前面一句。

「大廟」是「太廟」,是「祭拜先祖的廟」,魯國是周公兒子伯禽的封地,所以魯國的太廟就是指「周公廟」。現在山東曲阜還保留著「周公廟」。這裡說「入大廟」不是說他去廟裡參觀,而是他參與協助祭拜周公的大典。﹝慚愧的是我去年去逛了「顏(回)廟」卻沒在往前去逛「周公廟」,也就是這裡的「大廟」,真是可惜!﹞

孔子因為「每事問」,就被某些人認為「對於祭禮一無所知」,不像傳說中那樣「博學多能」。所以這些人就很瞧不起他而稱他為「鄹人之子」。這個典故是因為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曾在「鄹」當過官。孔子聽到這樣的評論,就幽默地說:「這才是禮啊!」孔子的回答也有人當成反問句:「難道你們做的這些儀式是合乎祭禮的嗎?」言外之意有諷刺這些人才是真正不知禮的人。

孔子「每事問」,他自己雖然沒講明原因,可是從董仲舒開始(《春秋繁露》〈郊事對1〉)古注都一致認為是表示慎重,確認無誤。這和他說的「使民如承大祭」(〈顏淵2〉)是他的一貫之道。

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東漢王充就認為孔子初次進入太廟,因為不知而問,特別表明他不是「生而知之者」。黃懷信的表述很清楚:「蓋孔子雖有知禮之名,而太廟畢竟未嘗進入,首次入之,必有新鮮之感,故每事問。不知而問,故曰是禮也,不必是慎。」

這也許是孔子第一次「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無知之問」,也可以說是面對一個「失禮」的社會所展現的無奈的幽默智慧。兩種孔子形象展現不同面貌。

這也許可以當成孔子自述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例證。「敏求」大概也是基於這裡的「每事問」。

大家不懂又學著問,學問問學,這樣可以學得多一點。

附錄

〈鄉黨14〉入太廟,每事問。
〈顏淵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子張1〉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春秋繁露》〈郊事對1〉仲舒對曰:「…鶩非鳧,鳧非鶩也。臣聞孔子入太廟,每事問,慎之至也。
《論衡》〈知實11〉子入太廟,每事問。不知故問,為人法也。孔子未嘗入廟,廟中禮器,眾多非一,孔子雖聖,何能知之?:「以嘗見,實已知,而復問,為人法?」孔子曰:「疑思問。」疑乃當問邪?實已知,當復問,為人法,孔子知五經,門人從之學,當復行問,以為人法,何故專口授弟子乎?不以已知五經復問為人法,獨以已知太廟復問為人法,聖人用心,何其不一也?以孔子入太廟言之,聖人不能先知,十也。
〈述而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