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里仁3〉仁者好人惡人

〈里仁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這張文字也很簡單,沒甚麼特別需要解釋的字。倒是這句話背後的原因不簡單,孔子沒進一步說明,所以歷代的注疏家就有機會大作文章。

這裡的「好人」和「惡人」不是當名詞,而是「好人之所善行」和「惡人之所惡行」的意思。

皇侃說:「夫仁人不佞,故能言人之好惡,是能好人能惡人也。」這裡提到的「佞」是「花言巧語」。朱子說得更簡要:「蓋無私心,然後好惡當於理。」這裡抓到「仁者」和「不仁者」的區分就在於「公」和「私」。劉寶楠說的詳細些:「若夫仁者,情得其正,於人之善者好之,人之不善者惡之,好惡咸當於理,斯為仁者能之也。」這裡強調以「理」來決定「好惡」。

在發生意見衝突時,有些人強調以「和」為貴。可是有些人所謂的「和」是不論是非對錯、青紅皂白的「和」,這樣其實是孔子所謂的「鄉原」,或是現代人說的「和稀泥」,算不上「德」(「鄉原,德之賊也。」〈陽貨13〉)。另外,也有人聽人論說人或事,不查證就信以為真,甚至還跟著到處流傳,並因此決定了自己的「好惡」,這樣其實是「背德」(「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陽貨14〉)。還有的人雖然明知「善」「惡」之別,卻強調「隱惡揚善」 (《禮記》〈中庸6〉) ,自以為做人厚道,其實沒比「鄉原」好太多。雖然彰顯了「善」,但是「惡」並沒有被周知和滅絕,功虧一簣。毓老師認為應該主張的是「遏惡揚善」(《易經》〈大有〉〈象傳〉),這樣社會才會有是非對錯,道德才能彰顯。這也是讀書所能獲得的正能量。

這裡雖然說的是「仁者」對別人的善惡之行能區辨,當然蘊含著對自己的善念善行及惡念惡行也能發揮「遏惡揚善」的修為,不待外人來說,平日就會省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和行為後果

仁者是先從自己做起的。「有諸己而後求諸人」()。



附錄

《禮記》〈大學14〉《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大戴禮記》〈曾子立事15〉君子好人之為善,而弗趣也,惡人之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過而不補也,飾其美而不伐也,伐則不益,補則不改矣。
《荀子》〈非十二子10〉貴賢、仁也,賤不肖、亦仁也。
《說苑》〈政理5〉衛靈公謂孔子曰:「有語寡人為國家者,謹之於廟堂之上而國家治矣,其可乎?」孔子曰:「可。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謂不出於環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之己者也。」
《孔子家語》〈賢君10〉衛靈公問於孔子曰:「有語寡人曰:有國家者,計之於廟堂之上,則政治矣。何如?」孔子曰:「其可也。愛人者,則人愛之;惡人者,則人惡之;知得之己者,則知得之人。所謂不出環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及己之謂也。」
《墨子》〈卷一〉〈法儀4〉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惡人賊人者,天必禍之。
《墨子》〈卷一〉〈法儀5〉愛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湯、文、武是也。愛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惡人賊人以得禍者亦有矣!
《墨子》〈卷四〉〈兼愛中4〉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
《墨子》〈卷四〉〈兼愛中6〉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而惡之。
《墨子》〈卷四〉〈兼愛下10〉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韓非子》〈解老3〉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惡人之有禍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報也。故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管子》〈任法5〉故主有三術:夫愛人不私賞也,惡人不私罰也,置儀設法以度量斷者,上主也。愛人而私賞之,惡人而私罰之。倍大臣,離左右,專以其心斷者,中主也。臣有所愛而為私賞之,有所惡而為私罰之,倍其公法,損其正心,專聽其大臣者,危主也。故為人主者,不重愛人,不重惡人,重愛曰失德,重惡曰失威,威德皆失,則主危也。
《晏子春秋》〈內篇〉〈諫篇〉〈諫上〉〈景公燕賞無功而罪有司晏子諫〉景公燕賞于國內,萬鍾者三,千鍾者五,令三出,而職計莫之從。公怒,令免職計,令三出,而士師莫之從。公不說。晏子見,公謂晏子曰:「寡人聞君國者,愛人則能利之,惡人則能疏之。今寡人愛人不能利,惡人不能疏,失君道矣。」

〈陽貨13〉子曰:「鄉原,德之賊也。」
〈陽貨14〉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易經》〈大有〉〈象傳〉: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禮記》〈中庸6〉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禮記》〈大學11〉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