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公冶長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公冶長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這章是孔子開玩笑評論魯國的前輩季文子(公元前651?~568)。

這章是評論季文子是個拿不定主意的人,凡是思前想後,畏首畏尾。所以孔子聽到人們這麼說季文子,就開玩笑說:「想兩次就可以了,別想太多!」

古籍中有關季文子的記載不少:一個故事是講他「三窮(没被重用)三通(被重用)」的事。子貢說他沒被重用的時候,就會去向賢者請益,他被重用的時候就會想方設法幫助有才能卻沒被重用的人;他有錢的時候會接濟貧窮的人;他社會地位高的時候會以禮對待社會地位低的人。他這樣對朋友、宗親和百姓都好,所以他能被重用是理所當然的,没被重用就只是命不好罷了!(《說苑》〈善說25〉)


另外一個故事流傳甚廣,都說他在魯國當宰相的時候,他的小老婆們都不穿高貴布料的衣服,他的馬也不吃最好的飼料。有人認為他這樣做會讓邦國丟臉。他卻認為「君子要用德行替國家增光,而不是靠著小老婆的衣服布料和馬的飼料。」讓這個給提建議的人慚愧而退。(《說苑》〈反質13〉和《國語》〈魯語上16〉)

還有一個發生在魯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的故事,那年吳國伐郯國,兩國最後和談。他就從此事件看出中國已經不敵蠻夷,可是卻沒人注意到這樣的危機。(《春秋左傳》〈成公七年2〉)

最後記載在他死後,家貧如洗,果然「無衣帛之妾」,也無「無食粟之馬」、更「無藏金玉」,「無重器備」(《春秋左傳》〈襄公五年2〉)。他這位三朝為官的人身後卻如此清廉,可見絕對是和前章的「令尹子文」來個「忠臣」大PK。

以上的記載都沒說到季文子「三思」的事情。再加上他又是孔子的前輩,孔子應該只是開開他一個玩笑罷了。否則,慮深通敏,孔子應該不會反對才是。

現在很多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時,又不好意思明說,往往就會說「請三思」。其實,講「請再思」即可。還有「三」是代表「多」的意思,並不是實指的「三」。

有趣的是古書中提到的另外一種「三思」: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無思也;有而不施,窮無與也。是故君子少思長,則學;老思死,則教;有思窮,則施也。」(《荀子》〈法行8〉和《孔子家語》〈三恕2〉)這種「學、教、施」的「三思」恐怕更值得我們「三思」,不,「再思而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說苑》〈善說25〉衛將軍文子問子貢曰:「季文子三窮而三通,何也?」子貢曰:「其窮事賢,其通舉窮,其富分貧,其貴禮賤。窮而事賢則不悔;通而舉窮則忠於朋友,富而分貧則宗族親之;貴而禮賤則百姓戴之。其得之,固道也;失之,命也。」曰:「失而不得者,何也?」曰:「其窮不事賢,其通不舉窮,其富不分貧,其貴不理賤,其得之,命也;其失之,固道也。」
《說苑》〈反質13〉季文子相魯,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也。」文子曰:「然乎?吾觀國人之父母衣麤食蔬,吾是以不敢。且吾聞君子以德華國,不聞以妾與馬。夫德者得於我,又得於彼,故可行;若淫於奢侈,沈於文章,不能自反,何以守國?」仲孫它慚而退。
《史記》〈魯周公世家46〉十八年,宣公卒,子成公黑肱立,是為成公。季文子曰:「使我殺適立庶失大援者,襄仲。」襄仲立宣公,公孫歸父有寵。宣公欲去三桓,與晉謀伐三桓。會宣公卒,季文子怨之,歸父奔齊。
《國語》〈魯語上16〉季文子相宣、成,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仲孫它諫曰:「子為魯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馬不食粟,人其以子為愛,且不華國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觀國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惡者猶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惡,而我美妾與馬,無乃非相人者乎!且吾聞以德榮為國華,不聞以妾與馬。」
《春秋左傳》〈成公七年2〉七年,春,吳伐郯,郯成。季文子曰:「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而莫之或恤,無弔者也。夫詩曰:『不弔昊天,亂靡有定』,其此之謂乎!有上不弔,其誰不受亂。吾亡無日矣!君子曰:『知懼如是,斯不亡矣。』」
《春秋左傳》〈襄公五年2〉季文子卒,大夫入斂,公在位,宰庀家器為葬備,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無藏金玉,無重器備,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於公室也,相三君矣,而無私積,可不謂忠乎。
《史記》〈魯周公世家51〉五年,季文子卒。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以相三君。君子曰:「季文子廉忠矣。」
《荀子》〈法行8〉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無思也;有而不施,窮無與也。是故君子少思長,則學;老思死,則教;有思窮,則施也。」
《孔子家語》〈三恕2〉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窮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長則務學,老思其死則務教,有思其窮則務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