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問題1:是否有衡量賢人的準則?曰:少矣

應老師問:孫老師提及“仲叔圉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看來仲叔圉,祝鮀,王孫賈,似乎都是當時的“賢人”,《論語》里提到的“賢人”還有很多,提到如何才是賢人的標準也是不少,可不可以請教孫老師,是否有那一條是可以衡量“賢人”比較通用而簡潔的準則?(我是仿效: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15.24))


孫老師回:

從「賢人」到「大人」

孔子提到「賢」的章節不少,但是提到「賢人」之處只有:〈述而15〉提到伯夷和叔齊」是「古之賢人也」。〈衛靈公14〉提到柳下惠有「賢」德,但不為臧文仲所用。其他篇章都和「賢」有關,沒特別說到「賢人」。只有《孟子》〈公孫丑上4〉說到「賢者為在,能者在職」。


孔子對於「人」的分類,在〈述而26〉提到兩套對舉的分類:「聖人」和「君子」,以及「善人」和「有恆者」。在這兩組中,孔子並沒有提及「賢人」。

值得特別注意的事:孔子提到「聖人」處也不少,但是境界太高,除了對文明有貢獻的古人,誰也不配戴這頂「帽子」。《易經》的〈傳〉中倒是不少「聖人」怎樣怎樣的說法。孔子提到「君子」處更是俯拾皆是,我覺得這是孔子教弟子的目標,特別是那些用來和「小人」對舉的段落,更是希望弟子「向上提升」,不要「向下沉淪」。孔子幾乎沒再提過「有恆者」,而且提及「善人」之處比提及「賢人」處要多一些。所以看起來「善人」反而比「賢人」要受到孔子的青睞。

另外,還有「大人」。和「小人」對舉時,「大人」就等同是「君子」。其他文本中的「大人」的境界似乎和「聖人」差不多。毓老師最常引用的是《易經》〈乾卦〉〈文言23〉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易經》中其他地方「聖人」一詞比「大人」出現的多些。

我認為這種根據道德境界高低區分人群的做法,就只說了上面那句,其他比較常見的都是「君子」和「小人」的對舉,很少提「賢人」。

其他古書對於人群分類的興趣比較大些:《荀子》中通常是三分法:「士─君子─聖人」,有時採二分法:「士和聖人」或「士君子和聖人」。孔子其實只期待弟子當個「君子」,荀子認為「學」的終極目標是「聖人」,這樣就把標準降低了。此外,荀子有「五分法」,也就是「五儀」,他說是孔子說的:「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聖。」 (《荀子》〈哀公3〉,《孔子家語》〈五儀解3〉也引用)

還有「六分法」,出自《白虎通德論》〈聖人1〉:「聖人者何?聖者,通也,道也,聲也。道無所不通,明無所不照,聞聲知情,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時合序,鬼神合吉凶。《禮別名記》曰:「五人曰茂,十人曰選,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賢,萬人曰傑,萬傑曰聖。」


最詳盡的「廿五分類法」出現在《文子》〈微明21〉:「昔者中黃子曰:天有五方,地有五行,聲有五音,物有五味,色有五章,人有五位,故天地之間有二十五人也。上五有神人、真人、道人、至人、聖人,次五有德人、賢人、智人、善人、辯人,中五有公人、忠人、信人、義人、禮人,次五有士人、工人、虞人、農人、商人,下五有眾人、奴人、愚人、肉人、小人。」分類的原則已經不是道德一項而已,還牽扯到職業和社會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