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公冶長19〉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

〈公冶長19〉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這章分成兩段,問的事情雖然不同,但是都還是孔子和弟子對於「仁」的看法不同,而且孔子顯然認為弟子提到的這些人都還算有初階的道德,但是連中階的道德都算不上,遑論高階的「仁」。

第一個部分是有關「令尹子文」的事和孔子和弟子的差異評價。

子張在〈為政18〉請問過孔子做官的問題,在〈為政23〉問過「十世可知矣」。也許因為他對令尹子文「三上三下都不忘交代繼任者」的這種做官的方式很佩服,所以這裡就請教老師這樣算不算「仁」。


「令尹」是楚國的官名,「令」有「善」的意思,「尹」有「正」的意思。合起來說,就是這樣的官應該有「守善為正」的德行才足以擔當此位。「子文」是楚國的大夫,姓鬬,名穀,字於菟(要唸成「烏塗」)。在《論語》中他只出現過這一次,也沒說明他的功績,只說他當令尹「三上三下」,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這裡孔子只勉強稱許他「忠」﹝對職務有清楚交接,讓繼任者好做事﹞,卻沒達到「知(智)」的進階境界,更別說孔子的最高標準「仁」。

其他古書有關「令尹子文」的記載都表明他是個公正的人,不願意自己族人犯法而享受特別待遇(《說苑》〈至公17〉),這樣「大公無私」的為官,大概是子張佩服的原因,可是他沒跟孔子提到這個故事。也有稱讚他很「廉潔」,頗得人民愛戴(《戰國策》〈楚策〉〈楚一〉〈威王問於莫敖子華2〉和《列女傳》〈賢明〉〈陶荅子妻2〉)。倒是王充說到本章時提到令尹子文曾經做了一個錯誤的建議,讓楚國打了敗仗,損傷慘重(《論衡》〈問孔25〉),所以這是他不「明智之舉」。可是孔子並沒有舉這個例子。孔子畢竟稱許他的「三上三下都跟繼任者有清楚交代」是「忠」。不過,有不少古書將這個「三上三下」的故事主人翁說是孫叔敖,同樣是楚國人。不過早有古人考證過了,孫叔敖的當官時間大約只有七年,不可能「三上三下」。孫叔敖也是清官。真是好樣的孫氏祖先,後人以您為榮。

這一段的「已」字其實看上下文也猜的到,古注說是「黜止」(皇侃),就是「被罷黜」,沒官當。被罷黜的理由沒說。

孔子說令尹子文是「忠」,應該只是「忠於職守」,是忠於「事」,也就是「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顏淵14〉),也就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路19〉)並沒有後代忠於「君」的意思,雖然他說過「臣事君以忠」(〈八佾19〉)。

第二個故事是有關陳文子。

他的君上是齊國的國君,被崔子給殺了。他就放棄的身家財產,想找個不作亂的邦國安居。沒想到到哪兒去都碰到一樣「臣弒其君」的亂象。子張認為這樣的行為應該算得上是「仁」。沒想到孔子只淡淡地說「這勉強可以算是『清』」,可是這樣的行為連「知(智)」都談不上,怎麼算得上「仁」呢?

在〈微子8〉中,孔子誇獎過「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清」雖然不錯,但顯然不夠上乘。

這一段也沒甚麼太難的字,看上下文都可以懂。「弒」是指在下位者殺死上位者的行為。古代這種和社會階級有關的字眼是很精確的。不同社會地位的人的死亡也都有不同的字:「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羽鳥曰降,四足曰漬。死寇曰兵。」(《禮記》〈曲禮下121〉)。其次、「乘」是「四匹馬拉的馬車」,「十乘」就是「十輛由四匹馬拉的馬車」。

這章其實蘊含著三階段的道德:「忠」和「清」都是初階;「知(智)」是中階;「仁」是最高階。孔子不輕易稱許任何人「仁」。孔子雖然罵過管仲「奢」和「不知禮」,可以他能「九和諸侯、一匡天下」,保文化於不墜,孔子認為這就是管仲的「仁」之所在(〈憲問16〉和〈憲問17〉)。他也稱讚過「伯夷」和「叔齊」,「求仁而得仁」(〈述而15〉)。他也稱讚過「殷之三仁」:微子、箕子,和比干(〈微子1〉)。

弟子的眼界真不如老師,如此可見一斑。孔門弟子如此,其他學生不如孔門弟子,老師又不如孔子的,就算在千百年之後,又如何?


附錄

〈為政18〉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為政23〉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說苑》〈至公17〉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聞其令尹之族也而釋之。子文召廷理而責之曰:「凡立廷理者將以司犯王令而察觸國法也。夫直士持法,柔而不撓;剛而不折。今棄法而背令而釋犯法者,是為理不端,懷心不公也。豈吾營私之意也,何廷理之駮於法也!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於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緣吾心而釋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於國也。執一國之柄而以私聞,與吾生不以義,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於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將死!」廷理懼,遂刑其族人。成王聞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違夫子之意。」於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內政。國人聞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黨何憂乎?」乃相與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國法程,廷理釋之,子文不聽,恤顧怨萌,方正公平。」
《論衡》〈問孔25〉子張問:「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子文曾舉楚子玉代己位而伐宋,以百乘敗而喪其眾,不知如此,安得為仁?
《戰國策》〈楚策〉〈楚一〉〈威王問於莫敖子華2〉昔令尹子文,緇帛之衣以朝,鹿裘以處;未明而立於朝,日晦而歸食;朝不謀夕,無一月之積。故彼廉其爵,貧其身,以憂社稷者,令尹子文是也。
《列女傳》〈賢明〉〈陶荅子妻2〉昔楚令尹子文之治國也,家貧國富,君敬民戴,故福結於子孫,名垂於後世。
〈八佾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顏淵14〉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子路19〉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微子8〉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公冶長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公冶長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