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

〈泰伯18〉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泰伯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接下來四章都是讚美堯、舜、禹這三位古代聖王。這段話很簡單,意思也好懂,「與」的解釋是了解整篇的關鍵。

孔子說:「真是偉大啊!舜和禹之所以能治理天下,並不是自己事必躬親﹝,而是委任賢能﹞。」


「巍巍」是形容「高大」,或「偉大」。「有天下」是「具有治理天下的合法性」。「不與焉」是比較有歧解的部分:何晏的解釋都是著眼於「不與求天下而得之」。皇侃認為有兩解:一是「舜受堯禪而有天下,禹受舜禪而有天下,此二聖得時有天下,竝非身所欲求而君自禪之也」:一是指出孔子的潛台詞:「孔子嘆己不預見舜、禹之時野。若逢其時,則己宣道當用也。」朱子的解釋略有不同於前輩:「不與,猶言不相關,言其不以位為樂。」毛奇齡的解釋比較貼近:「言任人致治,不必身預,所謂無為而治是也。」這裡的「與」應該有「親身參與」的意思,也就是說舜和禹治理天下都能任賢使能,不必事必躬親,也就是「恭己、正南面而已」(〈衛靈公5〉)。

《論語》中特別提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泰伯20〉,〈顏淵22〉還特別舉出「皋陶」為例。不過似乎提到「禹」的時候,並沒有特別指出同樣的治理貢獻,只說他對自己的食、衣、住各方面都不講究,全心全意在疏導水患,想的是為民除害(〈泰伯21〉)。〈憲問5〉南宮适認為「禹、稷躬稼而有天下」,雖然也有天下,卻沒提到是因為「任賢使能」。所以這章將兩人並提,就顯得有點奇怪,和以上所引用的其他各章不合。

舜的故事在《書經》〈虞書〉〈舜典〉和《史記》〈五帝本紀18~26〉都有記載:舜任用「禹、稷、契、皋陶和伯益﹝或作「伯夷」﹞分別主管國家不同的部門。後來堯過世後,三年之喪完畢,舜讓位給堯的兒子丹朱,可是大家還是擁護舜。所以舜就有了天下。後來舜到南方巡狩之時過世,大家也都沒擁護舜的兒子商均,而擁護禹,所以禹就這樣有了天下。後來禹在巡狩會稽時過世,三年之喪完畢後,大家擁護禹的兒子啟,而沒有擁護益。萬萬沒想到,這樣就開啟了後來中國帝制「傳子不傳賢」的「家天下」傳統。可是這畢竟也是人民的一次性決定,就被當成定制留傳下來。孔子嚮往的「公天下」就得等到幾千年後才得以再現神州大地。

孔門「祖述堯、舜」,沒特別把禹放在同一個層次,應該隱含著這種「公天下」和「選賢與能」的大同理想。後來毓老師常常提醒的「一個『私』字害盡天下蒼生」,也是延續同樣的法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泰伯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顏淵2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
〈衛靈公5〉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孟子》〈滕文公上1〉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泰伯21〉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憲問5〉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孟子》〈告子下31〉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於禹。」孟子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孟子》〈公孫丑上8〉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