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述而27〉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述而27〉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這章是弟子記載孔子釣魚和射箭的原則,沒有孔子說的話,放在〈鄉黨〉應該是比較恰當的。

孔子釣魚時用釣竿,不用漁網;射箭時絕不射夜間停留在樹上休息的鳥。

「釣」、孔安國說是「一竿釣也」,也就是「用釣竿釣魚」。「綱」、恐安國說是「為大綱以橫絕流」,也就是用「魚網網魚」。「弋」是「繳射」,朱子解釋說:「以生絲繫矢而射也」。「宿」、孔安國是「宿鳥」,也就是「夜間在樹上休息的鳥」,皇侃的解釋是「宿鳥夜聚有群易得多」,也就是怕一次傷害太多,所以才不射。


古注對於這段話沒有太多歧見。皇侃解是「周、孔之教,不得無殺,是欲因殺止殺,故同物有殺也。」所以不是「不殺」,而是「殺也要有節制」。邢昺挑明了說:「釣則得魚少,網則得魚多。孔子但釣而不綱,是其仁也。」後人大概也都是順著這樣的解釋來看待這章。總之,孔子做不到「不害」,所以就以「最小傷害」為原則。

孔子對動物的態度還有其他記載:有一次馬廄失火了,孔子聽聞之後,第一時間先問有沒有人受傷,然後才問到馬的情況。(〈鄉黨12〉)﹝這段有歧解:有人解釋這段時,認為孔子「問人不問馬」,有人解釋說「先問人,才問馬」。﹞另外一個孔子和動物的故事是:孔子養的狗死了,就讓子貢﹝或作「子贛」﹞將狗埋了,還特別叮囑子貢要用廢棄的車蓋。孔子就算是再窮也不能讓死狗草草給埋了。這樣兼顧了「尊生」和「惜物」之理(《孔子家語》〈子貢問24〉和《論衡》〈祭義8〉)。

楚莊王當初愛馬死掉後,原來想要厚葬,後來被優孟的一席幽默給打醒了(《史記》〈滑稽列傳6〉)。現代有些人對於動物的感情又「更上一層」,有些「寵物」,出門有車可乘,天冷有衣可穿,還有專人代為梳洗,一旦失寵,這些「襲日貴賓」就馬上淪落街頭流浪,甚至進入動物收容所,等待「安樂死」。這些都是「太過
」的行為。

孔子對於人和動物的關係也是謹守中庸之道,不走極端,還是值得現代人借鏡。

毓老師說過,每次看到遛狗的人都會覺得這人一定很孝順,對狗都這麼好,對他父母親難道不會更好嗎?當然毓老師講這話是語帶諷刺的。但是毓老師自己也養過好幾隻臘腸和鬆獅狗,就沒人敢問老師孝不孝順的事。毓老師曾經為了太師母而親手繪製了一千幅的觀音圖。身教如此,何須多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八佾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八佾16〉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子罕2〉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憲問5〉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鄉黨12〉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孔子家語》〈子貢問24〉孔子之守狗死。謂子貢曰:「路馬死則藏之以帷,狗則藏之以蓋。汝往埋之。吾聞弊帷不棄,為埋馬也;弊蓋不棄,為埋狗也。今吾貧無蓋,於其封也,與之席,無使其首陷於土焉。」
《論衡》〈祭義8〉孔子之畜狗死,使子戇埋之,曰:「吾聞之也,弊帷不棄,為埋馬也;弊蓋不棄,為埋狗也。丘也貧,無蓋,於其封也,亦與之席,毋使其首陷焉!」延陵季子過徐,徐君好其劍,季子以當使於上國,未之許與。季子使還,徐君已死,季子解劍帶其冢樹。御者曰:「徐君已死,尚誰為乎?」季子曰:「前已心許之矣,可以徐君死故負吾心乎?」遂帶劍於冢樹而去。祀為報功者,其用意猶孔子之埋畜狗也;祭為不背先者,其恩猶季之帶劍於冢樹也。
《史記》〈滑稽列傳6〉優孟,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床,啗以棗脯。馬病肥死,使群臣喪之,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左右爭之,以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優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王驚而問其故。優孟曰:「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王曰:「何如?」對曰:「臣請以彫玉為棺,文梓為槨,楩楓豫章為題湊,發甲卒為穿壙,老弱負土,齊趙陪位於前,韓魏翼衛其后,廟食太牢,奉以萬戶之邑。諸侯聞之,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王曰:「寡人之過一至此乎!為之柰何?」優孟曰:「請為大王六畜葬之。以壟灶為槨,銅歷為棺,齎以薑棗,薦以木蘭,祭以糧稻,衣以火光,葬之於人腹腸。」於是王乃使以馬屬太官,無令天下久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