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述而26〉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

〈述而26〉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這章分成兩段,是孔子感嘆世風日下,連個最起碼的有恒的人都找不著了。

孔子﹝感嘆地﹞說:「聖人啊!我是沒機會見到了!如果能見到一個﹝守道行道的﹞君子也算可以了!」孔子﹝感嘆地﹞說:「善人啊!我也沒機會見到了!能見到一個有恒心的人也算可以了!﹝可是,碰到的盡是﹞沒本事卻裝作有本事,空無一物卻裝成滿滿一筐,貧困確裝作富有,這樣﹝裝下去﹞怎麼能持久呢!」



這章的字都不難懂:「亡」就是「無」。

這章中,「聖人」的道德位階高過「君子」,「君子」又分別高過「善人」和「有恒者」。不過孔子這裡批評的對象似乎是統治者,而不是一般人。

孔子的「聖人」標準很嚴格,大概都是堯和舜這種古代「公天下」的聖主明君。所以「聖人」指的是古代統治者是毫無疑問的。

「君子」一直都有「有位者」和「有德者」之分。古代只有當政者被稱為「君子」孔子來了個語言和思想革命,將「君子」的內涵轉向道德面,這樣他的學生就可以被訓練成「有道德的君子」,而和「統治的君子」分庭抗禮。這章應該是批評當時的統治者,後來他甚至氣到將這些人「今之從政者」怒稱為「斗筲之人」﹝小鼻子小眼﹞(〈子路20〉)。

「善人」在《論語》中出現過三次(〈子路11〉、〈子路29〉和〈堯曰1〉),管的是「為邦」﹝治國﹞和「教民」的大事,就算不是君王,也是貴族統治階級。

至於「有恒者」,只在本章出現。

孔子舉的「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這三個打腫臉充胖子的狀況來看,這些人不僅不敢面對或者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無能,或是知道卻要粉飾太平,這樣還想妄想當個永續經營者,可能嗎?

這裡的「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的情況,和《禮記》的〈大學3〉和〈中庸1〉都提到過的「慎獨」關係密切。這裡又可以分成「自欺」和「欺人」兩部分。

「自欺」的「慎獨」,見於《禮記》〈中庸1〉:「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裡的「君子」恐怕也是指當政者,因為自欺,以為自己「有」、「盈」和「泰」,別人卻都看到他的「亡」、「虛」和「約」,只有統治者自己被蒙蔽。這是「自欺式的慎獨」,這種搞不清楚狀況的統治,怎麼可能持久?

另一種是「自欺欺人式的慎獨」:「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正是「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殊不知「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禮記》〈大學3〉),還能騙得了誰?這種自欺之外還想要欺人的把戲,人家早已經將他的把戲都看透了,他自己還以為占了上風而沾沾自喜。

如果將「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翻轉過來的話,會變成孔子讚賞的美德。曾子就曾經誇講過顏回「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的謙虛境界(〈泰伯5〉)。此話雖然出自曾子,但是孔子應該也會點頭稱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述而3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季氏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子張12〉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子路20〉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路11〉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子路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堯曰1〉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禮記》〈中庸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禮記》〈大學3〉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泰伯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