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述而20〉我非生而知之者

〈述而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這章也是孔子的自述。

孔子說:「我不是﹝人家謠傳的﹞天生聰明睿智的人,我只是好從古人的言行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然後勤快地而且謹慎地去求道和行道的人。」

這裡比較需要解釋的字是「敏」:皇侃解作「疾速也」,朱子的說法也差不多:「速也,謂汲汲也」,強調的是「快速」。但是孔子也警告過「欲速則不達」(〈子路17〉),所以應該不是求「快」。戴望和劉寶楠則解作「勉」,劉寶楠進一步說:「黽勉以求之也」,也是「勤快」的意思,但是這也有點狹隘。毓老師常強調「慮深通敏」,重視的不是「快」而是思慮的「周全」。《論語》裡提到「敏」時,有「敏於事」(〈學而14〉)、「敏於行」(〈里仁24〉)和「敏而好學」(〈公冶長15〉),還兩次強調「敏則有功」(〈陽貨6〉和〈堯曰1〉)。所以應該是做人和做事方面的一種考慮到後果而負起責任的長處,也就是廿世紀之交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所強調的「責任倫理」。


這裡的兩個「之」字,皇侃解「知之」是「知事理」,其他人則無解。我覺得應該是指「道」,是「先王之道」或「君子之道」,或者,說得更淺顯一點,就是前面提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這種「道」不是孟子所說的不學而知的「良知」,所以要「好古敏求」,從聖人或君子的「先言往行」去見賢思齊,學習「蓄德」(《易經》〈大蓄1〉)。應該不是為了「復古」,更不是為了「守舊」,而是要從古人的智慧尋求開啟自己和時人智慧。

孔子說過「知或學」的三種境界:「生而知之、上也;學而知之、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9〉)他這裡說的「好古敏求」應該是「學而知之」的第二境界。可是外人或弟子常常因為他的廣博知識,又沒見他拜過師,所以都覺得他是「生而知之」者,所以他要澄清一下。也讓人知道,如果您也能「好古敏求」,就可以達到同樣的境界﹝「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禮記》〈中庸20〉)﹞。不過,他這裡沒提到,《禮記》〈中庸20〉卻在這段之後馬上強調「行」的不同層次和同樣的結果:「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只要去做,不管動機是「安」(精神層面)、還是「利」(物質層面),還是「勉強」(意志層面),最後都一樣會成功。這是勉勵大家一起努力。可惜後人都還覺得只有孔子做得到,我們是沒辦法的。他是「至聖先師」,我們遠遠不及,就畫地自限,不再努力。

孔子其實要說的是:我做得到,你也做得到。如果套句在台灣流行過一陣子的廣告詞: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季氏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禮記》〈中庸20〉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述而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易經》〈大蓄1〉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子路17〉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里仁24〉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公冶長1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陽貨6〉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堯曰1〉堯曰:「咨!爾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