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章也是孔子自述自己跟別人學好,不學壞。有些版本第一句作「我三人行」。《史記》〈孔子世家68〉「三人行,必得我師。」也許參考的是《論語》版本中的《魯論》。邢昺認為這章講的是「學無常師」。
孔子說:「只要有眾人在一起,一定有我可以師法之處。我選擇眾人行為中善的部分來遵從,不善的部分當成自己改正的警惕。﹝也希望藉此來影響別人改過遷善﹞」
這章沒有難懂得字,意思其實也很清楚。
主張「我三人行」的黃懷信說:「作『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義雖可通,但如此則『三人』為不相干之人,可以泛指,恐非孔子原意。且下云『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若為不相干之人而己不與行,則其善不善何以知之?﹝可﹞見孔子必謂『我三人』」。何晏的集解是採用這四個字。
其餘都是用「三人行」。主要有「實指」和「虛指」兩種解釋,以及從自己的角度看或是從別人的角度看的差別:朱子採取前者的立場:「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而且是從自己出發看其他二人;劉寶楠採取後者的立場,認為「三人者,眾辭也」,解釋也和朱子不同:「我並彼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為善,我則從之;二人以我為不善,我則改之。是彼二人皆為我師」,這裡是從別人的反應看出自己的善與不善。
可是這兩種解釋都從「善人」或「不善人」的角度看,而不是從「善事」或「不善事」的角度看。把人看成「善人」(好人)或「不善人」(壞人)是有點過度簡單的區分。其實當成「善行」或「不善行」恐怕更符合《論語》相關章節的教誨﹝參見附錄﹞,也符合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也就是說,不管怎樣的朋友,都有值得我們取法的長處,也有我們需要警惕的短處(〈學而8〉和〈子罕25〉)。所以,簡單說,前者考慮到別人,後者只管自己。不僅如此,我們不僅要自己學好,也要發揮身教的影響力,帶動別人學好(《潛夫論》〈德化16〉)。子張轉述過孔子說過的「尊賢而容眾」以及「嘉善而矜不能」(〈子張3〉),或是「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17〉)也是這種想法的另一種表述。
在傳統社會裡,道德觀念的共識強,善或不善的標準也清楚。現代社會多元,情況就沒這麼簡單。但是自己要好,也要帶動別人一起好,這樣才會有永續發展的社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史記》〈孔子世家68〉「三人行,必得我師。」
〈學而8〉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學而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罕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潛夫論》〈德化16〉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我則改之。」《詩》美「宜鑒于殷」,「自求多福」。是故世主誠能使六合之內,舉世之人,咸懷方厚之情,而無淺薄之惡,各奉公政之心,而無姦陬之慮,則羲、農之俗,復見于茲,麟龍鸞鳳,復畜于郊矣。
〈為政20〉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述而3〉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述而28〉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子路24〉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衛靈公10〉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季氏11〉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里仁1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張3〉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